第二十次:大定七年(1167),取士在500人以上,状元待考。本年进士有阎公贞、许安仁、郭用中、刘瀛等。
(相关资料图)
第二十一次:大定十年(1170),取士约500人,状元史诏鱼。
第二十三次:大定十六年(1176),取士约500人,词赋状元张璧;女真科暂停。
第二十四次:大定十九年(1179),取士约500人,词赋状元张行简,女真科仍停。
第二十五次:大定二十二年(1182),取士约500人,词赋状元张甫,女真科恢复,状元待考。
第二十六次:大定二十五年(1185),取士的500人,状元二人均待考。
本年进士有:李华、路钧、蒲察思忠、乌古论仲温、崔建昌、赵秉文、胡景菘
第二十七次:大定二十八年(1188),取士586人,词赋状元李修,女真状元待考。本年恢复经义考试,经义状元亦待考。
第三十二次:泰和三年(1203),各科取士数均待考,词赋状元许天明,女真状元待考。本年进士还有刘彬、惠吉、宋元圭、王特起、杨达夫、高宽、毛端卿等。
第三十三次:泰和六年(1206),词赋经义共取士27人,状元李演;女真状元及取士数待考。
第三十四次:大安元年(1209),取士数待考;词赋状元王纲,
《金史》卷一二八说刘敏行为天会三年进士。然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通志》及《畿辅通志》、《中州集》、《归潜志》等未提及天会三年进士,疑《金史》有误,故不计。第四次:天会六年(1128),取士811人,词赋状元赵洞、经义状元孙九鼎。赵子砥《燕云录》云:“戊申(1128)正月、刘彦宗搜索举人赴燕京杂试,于竹林寺作试院。南北同院,异场引试。二月十七日,引试北人,试赋一场;二十八日,引试南人,三场,至三月二十七日开院。北,四百人,取六分;南六千人,取五百七十一人。彦宗曰:"第一番进士,须宽取诱之。’”(《金本末》卷十七,总第 357页)。赵子砥为宋朝承议郎,本年八月“自燕山遁归”(《续通鉴》卷一 0二,总第 2683页),这段记载为几个月前的事,当时他尚在燕京,应是可靠的。《山西通志?选举志》载有天会六年进士孙九鼎、雷发、麻思诚、赵会、孙九畴、孙九亿等6人。《山西通志?人物志》又说:“孙九鼎字国镇,忻州定襄人,天会六年经义第一……弟九畴,九亿胥有名,三人同榜。”都可进一步证实赵的记载。但《金本末》卷九,总第194页转引熊克《小纪》云:“金试举人于蔚州(今河北蔚县一笔者),张孝纯主文柄,辽人皆用词赋,两河人皆用经义,而孙九鼎为第一。忻州人,政和间游太学,与洪皓同舍,陷敌十年,登第,时建炎三年(1129)七月也。”此则不如《燕云录》记载详细,也提到孙九鼎为第一,但主考、考试时间与地点均不合,当非同一次,熊克或未亲闻亲见而致误,把状元记错了。《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取六年说,笔者亦取六年说。《会编》卷二四四云:“天会十年海内小宴……是年赵洞为词赋第一,孙九鼎为经义第一,并补承义郎。”此处“十年”当为“六年”之误,天会十年状元另有其人。本年进士还有翟永固(《金史》卷八九)、王仲通(《中州集》卷八)等。第五次:天会七年(1129)取士350人,状元二人均待考。天会七年九月除前文所引熊克《小纪》云孙九鼎夺魁于建炎三年(即天会七年)外,暂不见哪部史籍载有七年登第者。《山西通志?选举志》说吕崇礼为天会九年进士,这“九”当为“七”之误。因为本年“开始用契丹三年制”,那么下次开科当在十年,而不会马上破坏制度于九年开科。另,实行南北选的诏书于五年八月下达,当年专考真定籍进士,取72人,六年确实搞了南北选,但共取士811人,三百五十人之说当于本年落实,而取二百五十人则是以后的事。第六次:天会十年(1132),取士70人,状元1人:胡砺。(本年似专以辞赋取士,且“勿取中原士子”,依上年引文,取士当只70人。本年进士还有高昌福(《金本末》卷三十,总第489页注),边元勋、雷嗣卿、乐著(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等。金代贡举考略(三)
熙宗完颜亶朝6次第七次:天眷二年(1139),取250人,词赋状元石琚,经义状元刘彧。天眷二年,石琚中进士第一。一《续通考》卷三十四绍兴九年(1139),六月,金主命司马朴试举人于燕京,得中山石琚为首。-《续通鉴》卷一二二,总3220页刘彧字公茂……天眷二年举经义第一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第699页《金本末》第193页《考异》云:“天眷元年五月,诏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此条又见于《续通考》卷三十四及《金史·选举志》。大概由于统治时间一久,南北士子所学逐渐趋同,所以都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按三年一次的原则,应在天会十三年(l135)和天眷元年(1138)各考一次,但这两年不见有开科的记载。本年进士还有梁肃(《金史》卷八十九)、杨邦基、贾少冲(同上,卷九十)、刘枢(《金本末》卷二十二,总第408页《考异》)、敬嗣辉(同上,卷二十七,总第458页注),王 、王良翰、张埜、晁会(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等。第八次:天眷三年(1140),取250人,状元赵安荣,另一状元待考。刘徽柔字君美……天眷三年擢进士第。一《金史》卷九十《山西通志·选举志》云,赵安荣为天眷年间状元,天眷年间只举行过两次考试,上次考试两位状元均已落实,故赵当为本年状元。上年考过,本年又考,大概是由于此前有好几年未考。第九次:皇统二年(1142),取250人,词赋状元宋端卿、经义状元刘仲渊。《陕西通志·选举志》云皇统二年为“宋瑞卿榜”,亦即宋端卿为词赋状元。《会编》卷二四五云:刘仲渊为“亶朝状元”,张景仁、杨伯雄皆刘仲渊榜及第。而《金史》卷一O五、《山西通志》卷八十九均指明杨伯雄为皇统二年进士,故刘仲渊为本年经义状元。本年进士还有:韩汝嘉(《金本末》卷二十七,总第466页《考异》)、高德基、丁暐仁(均见《金史》卷九十)、王全(《古今同姓名大辞典》第31页)、王叔文(同上,第37页)、王脩然(《析津志辑佚》第139页)等。《续夷坚志》卷一云,王 的两个弟弟王珙、王珦均于皇统元年登第,然《中州集》卷八及《山西通志·选举志》都说珙、珦于皇统九年同榜。《续夷坚志》的“元”字当为“九”字之误。元年开科不见其它记载,而九年开科则记载颇多。第十次:皇统五年(1145),取250人,状元2人,均待考。本年进士有程子寿、张琚(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等。第十一次:皇统六年(1146),取 250人,状元 2人,均待考。本年进士有李晏(《金史》卷五十六;《山西通志·选举志》)、张亨(《金史》卷九十七)、郭长倩(同上,卷一二五)等。第十二次:皇统九年(1149),取250人,状元王堪、王彦潜。《陕西通志·选举志》、〔乾隆〕《西安府志·选举志》均称皇统九年为“王堪榜”(《状元史话》及沈阳版《中国历代状元录》均误为“元堪”)。《会编》卷二四五亦提到孔固及第于“王堪榜”,但无年份;又说杨伯仁于“王彦潜榜别试及第”,且指出王彦潜为“亶朝状元”。《金史》卷一二六云:“杨伯仁字安道……登皇统九年进士第”,故知二王皆为本年状元,按《陕西通志》和《西安府志》的惯例,“王堪榜”即指王堪为词赋状元,那么王彦潜当为经义状元。本年进士还有前文提过的王珙、王珦、董师中(《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第720页)、麻秉彝(《山西通志·选举志》)等。亶朝 还有三位状元:孙用康、常大荣、王从龙(沈阳版《中国历代状元录》误为“黄从龙”),科分不明。《会编》卷二四五说孙用康为“亶时状元”、王从龙为“亶时经义状元”。《金史·高衎传》云:“王彦潜、常大荣、李庆之皆在吏部选中,吏部拟彦潜、大荣皆进士第一,次当在庆之上……”《金本末》卷九,总 193页《考异》云“时王彦潜、常大荣皆进士第一,不知何年。”王、常每并提,且同时注拟,应是同科或前后科。王既为皇统九年状元,常亦有很大可能夺魁于亶朝。《续通考》卷三四云,王、常皆海陵时进士第一,不确。与孙用康同榜的进士还有张恭愈、张锡,张恭愈乃第二名(均见《会编》卷二四五)。
陵川县世宗完颜雍朝9次
第十九次:大定三年(1163),取士约500人,状元孟宗献。本年进士还有:贾守谦(《归潜志》卷六)、党怀英(《中州集》卷三)、刘侃(《山西通志·选举志》)等。《山西通志·选举志》在“大定九年”下载有进士马天衢。若九年开科,则与贞元元年所定“三年一举”相悖,且笔者暂未见到其它史籍提到大定九年进士,《山西通志》恐为误记。
第二十二次;大定十三年(1173),词赋取士约500人,状元赵承元;女真取士27人,状元徒单镒。本年进士还有:孙铎(《中州集》卷九)、何美中(《山西通志·选举志》))、尼庞古鉴(《金史》卷九十五)、邹谷(同上,卷一0 四)等。
第二十三次:大定十六年(1176),取士约500人,词赋状元张璧;女真科暂停。本年进士还有:王庭筠(《中州集》卷三)、梁璫(同上,卷九)、毛麾、乔宇(均见 《山西通志·选举志》)、孟师颜、程少连(均见《陕西通志·选举志》)等。
第二十四次:大定十九年(1179),取士约500人,词赋状元张行简,女真科仍停。本年进士还有:贾益、李仲略、刘昂(分载《金史》卷九十、九六、一二六)、高汝砺、韩士清、张岩叟(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李楫(《遗山集》卷十六)等。
第二十五次:大定二十二年(1182),取士约500人,词赋状元张甫,女真科恢复,状元待考。本年进士还有宗端修(《中州集》卷八)、郭俣(《山西通志·选举志》)、赵沨、奥屯忠孝、夹谷守中(分见《金史》卷一二六、一0四、一二一)、萧贡(《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第757页)等。《中州集》卷九云,赵洵为大定二十年(1180)进士,二十年开科与“三年一举”相矛盾,亦无佐证,疑为误记。《金史》卷一0四《孟奎传》云:“孟奎字元秀……大定二十一年进士。”然《金史·选举志》则云:“大定……二十年,以徒单镒等教授中外,其学大振。遂定制:今后以策、诗试三场。策用女直大字,诗用小字,程试之期皆依汉进士例。省臣奏:汉人进士来年三月二十日乡试,八月二十日府试;次年正月二十日会试,三月十二日御试。敕以来年八月二十五日于中都、上京、咸平、东平府等路四处府试,余从前例。”可见,此期制度已趋严密:二十一年为乡、府试之年,二十二年才有会、殿试。孟奎为二十一年进士之说与此处不合,亦与“三年一举”相左、故可判定为误载。
第二十六次:大定二十五年(1185),取士的500人,状元二人均待考。本年进士有:李华(《山西通志·选举志》)、路钧、蒲察思忠、乌古论仲温(分见《金史》卷九十六、-0四、一二一)、崔建昌(《中州集》卷七)、赵秉文、胡景菘(均见《遗山集》卷十七)等。
第二十七次:大定二十八年(1188),取士586人,词赋状元李修,女真状元待考。本年恢复经义考试,经义状元亦待考。本年进士还有:完颜禹、武都、钮钴禄贞、张翰(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张彀(《中州集》卷八)、胥鼎(同上,卷九)、耿端义、抹捻尽忠(均见《金史》卷一0-)、王之翰(《古今同姓名大辞典》第16页)等。据《山西通志·选举志》载,大定间还有山西籍状元郑时昌,其夺魁年份待考。《中州集》卷八录张大节诗《同新进士吕子成辈宴集状元楼》有“三见门生是状元”一句,并解释曰这三人是“沧州徐韪、太原王泽、大兴吕造”。《 析律志辑佚》第 138页亦有类似记载。此诗称吕造(字子成)为“新进士”当作于吕造及第之年——承安二年(1197)。王泽夺魁于明昌二年(1191),明昌五年(1194)经义、词赋状元均另有其人,则徐韪当夺魁于王泽之前的世宗朝后期某科。章宗完颜璟朝6次
第二十八次:明昌二年(1191)取士约500人;词赋状元王泽,经义状元陈载,女真状元待考。明昌二年敕:官或至五品者直赴御试……;诏有司会试毋限人数,文合格则取。一《金史·选举志》明昌二年:王泽,阳曲人……首冠多士。一《山西通志·选举志》明昌二年王泽榜……经义状元陈载榜。一《陕西通志·选举志》本年进士还有:赵文昌、郑当时,宋元吉、冯丙(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李遹(《中州集》卷五)、李好复(同上,卷八),完颜闾山、完颜伯嘉(均见《金史》卷一00)等。
第二十九次:明昌五年(1194),取士约500人;词赋状元张楫,经义状元杨云翼,女真状元待考。张楫字巨济……明昌五年词赋第一人。一《中州集》卷九杨云翼字之美……登明昌五年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一《金史·杨云翼传》杨尚书云翼字之美,平定人,先擢词赋第,又经义魁。一《归潜志》卷四,总第33页本年进士还有:刘中(《中州集》卷四)、庞铸(同上,卷五)、韩玉、王扩(均同上,卷八)、刘挚、康晋侯(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李英、完颜阿里不孙(分见《金史》卷一0一、- 0三)等。
第三十次:承安二年(1197),取士925人,词赋状元吕造,经义状元李著.女真状元纳兰胡鲁剌。承安二年取九百二十五人。一《金史·选举志》承安二年吕造榜……经义状元李著榜。一《陕西通志·选举志》纳兰胡鲁剌……承安二年进士第一。—《金史》卷一0四本年进士还有:杨启厚、王宾、贺天佑、王时宽、路秉钧(均见《陕西通志·选举志》、郝文振、刘俨、赵君实、赵述(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李纯甫(《中州集》卷四)、冯延登(同上,卷五)、冯壁、王若虚(均同上,卷六)等。
第三十一次:承安五年(1200),取经义进士 33人;词赋,女真取士约 500人;词赋经义状元阎长言;女真状元待考;经义第一已不能称状元,视同词赋第二。承安四年上谕宰臣曰:“一场放二状元非是,后场廷试,令词赋经义通试时务策,止选一状元”……遂定……词赋依旧公立甲次,第一名为状元,经义魁次之,恩例与词赋第二名同。余分两甲,中下人并在词赋之下……五年……宰臣奏:“……若会试取人过多,则涉泛滥。”遂定:策论、词赋、经义人虽多,不过六百人,少则听其阙。—《金史·选举志》李俊民字用章……承安五年举经义进士第一。—《全金元词》第59页《函山旅话》云:“泽州李俊民用章,举承安五年进士第一,金亡后,其同年三十 三人,惟高平赵楠仅存……一《金本末》卷五十一,总第827页《陕西通志·选举志》云,承安五年为“阎咏榜”,《中州集》卷九云:阎长言早年“慕张忠定(北宋名臣张咏—笔者)之为人,故名……平生多奇梦,果魁天下。”可见本年词赋经义状元为阎长言。李俊民夺得经义第一,但他不走运,按新规定已不能称为状元。《状元史话》仍将他列入状元中,是不妥的。本年进士还有:刘铎(《中州集》卷七)、刘昂(同上,卷八)、王良臣、赵楠、郭旭、杨慥、张修(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刘祖谦(《山西通志·人物志》;《金本末》卷四六,总第 785页)、蒙古纲(《金史》卷一0二)等。第三十二次:泰和三年(1203),各科取士数均待考,词赋状元许天明,女真状元待考。泰和二年,上命定会试诸科取人之数……遂定制:策论三人取一,词赋经义五人 取一;五举终场,年四十五以上,四举终场,年五十以上受恩。—《金史·选举志》泰和三年:许天明榜……—《陕西通志·选举志》本年进士还有刘彬、惠吉(均同上)、宋元圭、王特起(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杨达夫(《金史》卷一二四)、高宽(《全金元词.》第54页)、毛端卿(中州集》卷八)等。《山西通志·选举志》还载有泰和元年(1201)进士高选、泰和二年(1202)进士阴孝彰、阴孝思,都与“三年一举”相抵触,且都无别的史籍可参证,疑有误,均不计。
第三十三次:泰和六年(1206),词赋经义共取士27人,状元李演;女真状元及取士数待考。李演……字巨川……泰和六年进士第一。—《永乐大典》卷四八0;《金史》卷一二一《归潜志》卷十载:“章宗诚好文,奖用士大夫。晚年为人谗间,颇厌怒……每曰:"措大辈止好议论人’。故泰和三年御试,上自出题曰《日合天统》,以困诸进士,止取二十七人(一云三十七人)。”而《金史·贾铉传》则曰章宗出《日合天统》试题事在泰和六年,该年贾铉为殿试监试官。《金史》修纂者曾以《归潜志》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处将“三年”改为“六年”当另有依据,故从《金史》。本年进士还有:张温(《中州集》卷九)、梁持胜(《山西通志·选举志》)、陈伋(《古今同姓名大辞典》第716页)、王登庸(《续夷坚志》卷三)等。
陵川县3喜欢分享
据《山西通志·选举志》载,承安、泰和间,有陵川武天和,武天佑兄弟俩都是状元,而未指明其科分。承、泰间共考过4次,4个词赋状元均已落实;4个经义第一,只有一个能算状元,也已落实——李著,另3个已不算状元,且已落实承安五年经义第一为李俊民,故武氏兄弟可能只是泰和三年及六年的经义第一。另,《析律志辑佚》第141页说:“卢元,字子达,宛平人……年未二十,试于长安,为策论魁,擢第后,又中策魁……”卢元为汉人,不当考策论科,此处或为误记。金代贡举考略(七)
卫绍王完颜永济朝2次
第三十四次:大安元年(1209),取士数待考;词赋状元王纲,女真状元待考。《山西通志·选举志》在《大安中进士》栏载:“王纲,赵城人,状元。”《陕西通志·选举志》亦云:“大安元年王纲榜。”又说本年经义第一为邢天佑,邢已不能算状元了。本年进士还有:程震(《归潜志》卷五,总第49页)、董威、刘从益、王东挽(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张汝明(《元史·张昉传》)等。
第三十五次:至宁元年(1213),取士数待考,词赋状元黄裳,女真状元完颜速兰。完颜参政速兰字伯阳……至宁元年女直进士魁也。一《归潜志》卷六,总第61页雷渊……崇庆二年(即至宁元年一笔者)黄裳榜进士甲科……宋九嘉……黄裳榜进 士乙科。一《中州集》卷六本年进士还有:马天来、申无夷(同上,卷七),康锡(同上,卷八)、张衮(《续夷坚志》卷二)等。据《归潜志》卷五知本科经义第一为大兴人高斯诚,他不能算状元。
陵川县4喜欢分享
《山西通志·选举志》载有崇庆元年(1212)进士常文宪、申无彝、石阶、李渊、雷渊、聂天骥,其中较出名的雷渊、聂天骥,《金史》本传都说是至宁元年进士,上引《中州集》亦说雷为至宁元年进士。虽按“三年一举”的规定,本次应在崇庆元年,但别的史籍都载崇庆二年,即至宁元年有进士,而不提崇庆元年,当是推迟了一年,《山西通志》为误记。宣宗完颜珣朝5次
第三十六次:贞佑二年(1214),取士约810人,状元二人均待考。本年进士还有:张德直、冯辰、王世昌(均见《中州集》卷八)、张伯直、白华(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刘炳( 《金史》卷一 0六)、魏初(《元史·魏初传》)等。自大安元年算起,至本年共 6年,正合“三年一举”之数。
第三十八次:贞佑四年(1216),取士数待考,词赋状元本年进士还有:来献臣、郭邦彦(均见《陕西通志·选举志》)、李献甫、元好问(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等。《山西通志·选举志》载有兴定三年进士田世英、敬铉。考虑《金史·宣宗本纪》在应开科的兴定二年,五年都明确提及试事而三年未提,其它史籍亦不见提及三年进士,又与“三年一举”不合,而《元史·敬俨传》则说敬铉与元好问为同年进士,可见《山西通志》有误,故不计。 哀宗完颜守绪朝3次
第四十一次:正大元年(1224),取士共约70人,词赋状元王鹗,女真状元孛术里长河。正大元年……五月……甲辰,赐策论进士孛术里长河以下十余人及第,经义张介 以下五人及第;戊申,赐词赋进士王鹗以下五十人及第。一《金史·哀宗本纪》;《金本末》卷九,总第193页本年其他进士仅见杨果(《元史·杨果传》);《中国古代诗词曲词典》第158页)。
第四十二次:正大四年(1227),取士数待考,词赋状元卢亚;因大部分疆土已失,女真进士不能开考。《金史·哀宗本纪》载,正大四年六月丙辰“赐词赋经义卢亚以下进士第”,未提策论考试之 事,女真科已被迫停止。本年进士还有:徐世隆(《元史.徐世隆传》)、王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第810页)、胡德珪(《中国姓氏通书·胡姓》第201页)。麻九畴亦于此榜特赐及第(《归潜志》卷二,总第14 页)。《山西通志·选举志》载有正大二年(1225)进士邢天佑、贾廷杨、杨恕等,二年开科既不符“三年一举”的规定,又无它书佐证,疑为误载,故不计。
王莽岭1
第四十三次:正大七年(1230),取士数待考,词赋状元李瑭,女真进士仍被迫停科。正大……七年……五月……赐经义词赋李瑭以下进士第。—《金史·哀宗本纪》本年进士还有:孟攀麟(《元史·孟攀麟传》)、段克己、段成己(均见《山西通志·选举志》)、李冶(《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第783页)等。《山西通志·选举志》载有正大六年进士刘从禹,《中州集》卷二亦载有正大六年进士宋景萧。六年开科与“三年一举”矛盾,且自宣宗兴定二年以来,连续五科每到应开科年份,《金史·本纪》都有明确记载(引文见上文),其它年份则只字不提试事,所谓正大六年进士疑为误记。〔雍正〕《河南通志》卷四十五载:河南内乡人刘文龙为哀宗朝状元。哀宗朝考过三次,词赋状元均已落实,刘为汉族人,又不可能是策论状元,显然是已不能称为状元的经义第一,被修志者误算作状元了。《金史·哀宗本纪》及《金本末》卷九《考异》均载,天兴二年(1233),王辅等16人并因“终场”而“赐进土出身”,却未提及正规的“放及第”。这有两种可能。其一,这年本想举行一次科举考试,但处于亡国前的大动乱之中,赴考人数很少,而且多数人还未能“终场”,所以王辅等人能坚持到“终场”,便全部赐进士出身,而未经正常的阅卷、“公立甲次”等程序,当然也就毫无竞争。其二,这年没有举行考试,王辅等人受赐是解决遗留问题——他们多次“终场”而未录取——现在国家危急了,破例赐给出身,鼓励他们为金王朝卖命。无论哪种情况,都非正规的科举考试,其它史籍也不见提及这年的进士,故不计。金代贡举考略(十)
综上所述,由于金代史料远不如宋、明、清等朝丰富,这74名状元暂未全部落实。上文已落实具体年份或大概年份的状元共53人,此外散见于各地方志及史籍连大概年份也不能确定的状元,或“进士第一”还有8人。其中,《山西通志·选举志》载有刘海、张温、张继祖、吉某等4人,《元史·刘濬传》也提到刘濬的曾祖父刘海是金代状元;《山东通志·选举志》载有徐政;《畿辅通志·选举志》及〔民国〕《良乡县志》载有梁斗南;《续夷坚志》卷三则云吕造的祖父吕延嗣、父亲吕忠嗣都是状元。总之,知其姓名的金代状元有60人,仅知其姓的1人。而且,这61人中也许还有一两个仅仅只是后期不能称为状元的经义第一名,由于目前所见的资料粗略而无从分辨。以上已准确提供或大约提供的30科进士的录取人数,合计11227人,平均每科约374人。剩下缺乏取士人数资料的13科都在金初或金末,估计每科录取人数比上述平均数少些,若这13科平均取士数比上述平均数少100人,则这13科共约3562人。两者相加,总数为14789人,亦即约15000人。取士人数的计算中,有很重的主观成份,全文还有不少地方有笔者的主观取舍,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切望海内方家不吝赐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