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松原市破译节水增粮的“科技密码”

吉林省中西部干旱少雨,松原是典型的干旱少雨区之一。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人们深知水的珍贵,也对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粮食增产有着迫切的需求。为积极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吉林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智慧农业,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让土地肥起来、农民富起来。


(相关资料图)

春天里孕育希望

长岭县青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流水镇四间房村党支部领办,今年,合作社种植的6000亩玉米大田,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中化MAP特作吉林区技术员的指导下,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合作社成员的普遍认可。近日,记者走进合作社的玉米大田,已经长到7叶1芯的玉米苗迎风飘扬,喜人的苗情让合作社成员干劲倍增,马福是最早带地入社的成员之一,他没事就来大田里查看秧苗长势,看是否有缺苗少苗现象。

青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去年开始在各级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尝试采取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进行耕作,通过一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从肥料溶解后到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经验,能克服气温过低、降水不足等不利因素,保证了玉米的出苗率,达到了苗全、苗齐、苗壮的生产要求。经对比,苗情和长势也明显好于传统耕作地块。中化MAP特作吉林区负责人李少先在现场解读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相比“大水漫灌”的传统种植模式都有哪些优势。

据了解,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是实现节水、节肥、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加种植密度,通过水肥精准控制,实现玉米蹲苗、控旺防倒等关键环节的科学管理,也是提高粮食产量、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为进一步挖掘西部粮食增产潜力,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扎根田间,探索实践“半干旱区增碳改土水肥一体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并逐步得到吉林西部农民认可。省农科院研究员王立春说,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每亩玉米地节水3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3%,化肥利用率提高30%,玉米大幅增产。

今年备春耕以来,吉林西部地区降水较往年偏少,土壤偏旱。在松原市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万亩玉米地却看不到人灌溉农田。地头上,只见一根根手指粗细的滴灌管浅埋在玉米地的垄间,滴灌管上不时有水滴淌进土壤里。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今年集约土地近8万亩,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该公司副经理胡明强说,只需打开农田井开关,水和肥就源源不断顺着滴灌管流入田间,省时省力,“与过去常规种植亩产1200斤玉米相比,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玉米亩产达到1600斤,增产30%以上。”

用有限的水资源打更多的粮

“水肥一体化就是吉林省逆境增产的科技密码。”松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洪生说,为切实解决松原现有玉米、其他农作物种植效益不高、技术创新不够等问题,两年来,松原开展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已形成了一套先进成熟的技术模式,具有“三节三抗三增”的特点,即节水、节肥、节种子、抗旱、抗寒、抗倒伏、增产、增收、增效益,有效提升了玉米等农作物种植技术水平,进一步挖掘了寒旱地区粮食增产潜力。

在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杨家村,今年全村土地应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正是该村农田灌溉期。当地村民说,过去大水漫灌,还需要有人在地里看着,费水又费力,现在24小时不停滴灌,大大节约用水。“越到旱年头越能体现出水肥一体化的价值,以后的春旱不担心了。”杨家村党支部书记黄艳雨说。

2022年,松原市共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79.57万亩,其中玉米实施水肥一体化63.93万亩,实现每亩节水50%以上、节肥30%—40%,平均每亩产量增加200斤,平均增产15%—20%。肥料和水分利用率大幅提升,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农民欢迎。

为深入实施全省“千亿斤粮食”工程,降低干旱对松原市粮食生产的影响,全面提高粮食产能,2023年,松原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138.1万亩,可增产粮食2.76亿斤。

水肥一体化 农田变良田

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吉林省大力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全面推进水肥一体化发展,由易管护、易推广、易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向高质量、高效益、高规模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迈进,把农田变良田,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让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继续腾飞。

据了解,今年吉林省继续加大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资金投入,推广面积超过250万亩。到2025年,全省力争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达到900万亩以上。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科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