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约有30万名新护士加入护士队伍中。”在5月11日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表示,2022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量超过52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量约为3.7人。
(相关资料图)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护士忙不停是医院常见的现象。一名小护士往往要“脚不离地、风风火火”、还要能“千头万绪”一人抓管,往往还顾东难顾西。近年来,这样的场景逐步改变,护士队伍不断壮大,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老百姓可以得到包括医学照护、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健康指导、人文关怀等整体的护理服务。
“我们的床位有2300多张,护士有2728人,床护比超过1: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表示,由于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护理服务的量和质得到同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提升。
积极应对老龄化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老年人对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十分迫切,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需要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
为此,国家卫健委2022年启动了全国老年护理服务试点工作。邢若齐介绍,经过一年的试点,各地护理院(站)、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以及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和医疗护理员队伍数量明显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上门巡诊、家庭病床、日间护理中心或“呼叫中心”等多元化的老年护理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做到进一步对接失能、高龄或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的居家护理需求。
“我们将组织力量加快老年护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邢若齐表示,例如实施老年护理专业护士能力培训行动,力争到2025年,各地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参加培训的比例不低于90%。
据介绍,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未来各地将进一步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居家护理、家庭病床和日间照护等,延伸服务范围。
网上申请,护士到户服务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计2000余个医疗机构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出院患者、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了7类60余项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项目。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使得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延续性护理等新事物渐渐普及。
“‘互联网+护理服务’已从综合性医院逐步覆盖到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介绍,山东省有423家医疗机构可通过网上申请服务居家患者,减轻了家庭负担。
付卫表示,北医三院互联网医院组建了孕产妇一体化管理、肠造口护理等13个护理团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方便了老年患者、孕产妇、新生儿、行动不便患者等特殊群体就医。
那么,到家服务有没有质量保障呢?
“我们探索实施了服务质量云监管。”徐民表示,整个服务过程中涉及的价格分析、耗材使用、满意度测评、医疗废弃物处理、不良事件上报等方面,均通过云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确保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护理得当,患者术后的康复才能顺利快速。邢若齐表示,医疗机构要继续从人、财、物等多方位加大对改善护理服务的保障力度,加强信息化支撑、健全后勤支持系统,让护士最大限度投入到临床护理服务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和感受。
(责任编辑:韩梦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