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10到15年,全球储能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在“2023浙江光储产业发展论坛”上的公开演中作出上述判断。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俊峰
(资料图)
“碳中和”之下全球光伏高速发展
在全世界各国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李俊峰认为,人们对于构建以风光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达成了共识。为了弥补风电光伏不稳定的缺陷,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电网公司灵活调度和储能来支撑。
正因如此,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中国国内,光伏的发展速度都非常惊人。
李俊峰指出:“据各国已公布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30GW,这是继2017-2021年连续5年新增容量超100GW后,首次实现年新增突破200GW。截至2022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可超过1000GW,接近1200GW。光伏发电已经在很多国家保持重要角色。”
光伏装机大幅增涨的同时带动了全球光伏的投资和制造业发展速度。李俊峰谈到:“尽管光伏发电投资成本上升,但仍最具竞争力。全球光伏应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拉动光伏生产制造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2年,全球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了77.4万吨、415万吨、423GW和465GW,后三者的增幅分别达到67.8%、69.8%和45.4%。”
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李俊峰表示:“中国光伏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约87.4GW,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第十年位居全球首位。分布式新增51.1GW,集中式新增36.3GW,占比分别为58.5%和41.5%。
截至2022年末,中国光伏累计装机约393GW,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5.3%,光伏发电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成为装机规模第三大能源。”
中国光伏产业的优势地位让世界其他国家感到不安,因此,李俊峰指出,海外正在加强光伏制造业的本土化进程。截至2022年底,美国、德国、印度、法国等国家在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等产业链不同环节规划了新增产能,根据不完全统计,其制造业的规模已超50GW。
世界各国将储能置于战略目标
作为光伏配套支撑的储能产业,也随着世界光伏的迅速增长得到快速发展。美国、中国、澳洲和欧洲都将布局储能作为重点。李俊峰分享了一组数据:“2022年,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强储能部署,中国、美国和欧洲仍是全球最为火热的三大市场。美国2022年新增储能可达到 9.2GW;欧洲以家庭储能为主,新增规模4GW左右;而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规模达到6.9GW。”
李俊峰表示:“2022年受能源危机、电价上涨、叠加补贴政策激励,欧洲储能、特别是户用储能市场规模激增。”
“据预测,2022年欧洲新增户用储能的装机规模可达到3.9GW左右,年增速超过70%,累计规模约为9.3GW。到2026年,户用储能市场可发展到44.4GW,增长近4倍。”
在世界储能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储能发展速度也非常快。“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6.9GW,功率规模历史上首次突破6GW,较上一年增长了180%,抽水蓄能总装机规模达45.79GW,位居世界首位,”李俊峰介绍说。
贸易壁垒是国内企业的一道“坎儿”
光伏和储能无论是当下还是不久的将来都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李俊峰预测:“分布式光伏应用到2027年,年新增容量可达到近170GW。未来5年,印度、美国和东盟等国家硅片产能将增加近五倍,到2027年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能可能会翻一番。但光伏发电年新增容量超过600GW之后,会逐步降低增速,产能扩张也会随之放缓。全球储能市场预计将持续快速增长,无论是在中国、美国、欧洲还是印度,储能都会发展很快。”
李俊峰认为,储能行业在较长的时期内,还会呈现技术百花齐放,容量快速增长的局面,但是大规模电源侧储能市场的形成,既需要电力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又需要储能技术进步促进其成本下降。
而对于国内广大光伏和储能企业来说,未来的贸易壁垒问题可能会给其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不利影响。海外多国正在大力发展本土光伏和储能制造业,极有可能对我国光伏和储能产业造成一定冲击。中国光储企业要有做好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准备。应对这些变化,李俊峰建议,国内企业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技术和机制的创新,以此来适应复杂的形势变化。
李俊峰在演讲最后强调:“光伏和储能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希望业内人士认真思考,如何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