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 >

全国首创!静安区“五床联动”模式聚焦老人医养康护,年内将覆盖全域全程

当人生步入晚年

“一张床”意味着什么?


(资料图片)

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

和养老年福利院

165位老人在这里拥有

自己的一张“养老床位”

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孤老

在这里得到最为悉心的照料

与此同时

他们平均患有4种基础性疾病

最高达9种

日常生活离不开看病吃药

然而,大多数养老机构

存在医疗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旦老人病情发展需入院治疗

养老院就要通知家属自行送医

排队等待一张“病床”

如何打破民政、卫生等不同条线的壁垒

让床与床之间的转介更便捷

让老人医养康护更安心?

依托民政部“十四五”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静安区在全国首创了“五床联动”居家和社区整合性照护服务模式:

即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家庭病床、医疗病床(区内一级、二级医院的治疗病床)和安宁疗护病床(临终关怀病床)“五床”之间的服务转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相互可接续的联动模式。

去年起,“五床联动”服务模式已在和养老年福利院得到试点推行,86岁的葛老伯便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今年2月,护理员发现老人导尿管有大量絮状物堵塞,福利院随即开启与区内一级、二级医院的联动,先后两次将老人送入市北医院更换尿管、对症治疗。

“通过‘五床联动’模式,我们和市北医院的泌尿科主任直接对接,也把既往病史转过去,就免去了很多询问的过程。”和养老年福利院院长赵斌说。

如今,葛老伯回归养老院,经过后续的治疗护理,甚至可以自行小便。记者采访时,老人虽然说话不利索,但可以用哼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女儿葛阿姨说:“以前也不懂,只晓得一趟趟送到医院,导尿管插插,有一个月甚至送过三次。现在就像打通了绿色通道,家属轻松了很多。”

静安区是上海最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区之一,截至去年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其中“非活力老人”接近4万人,这批群体是今后医养融合重点要照顾的对象。

“五床联动”模式,通过建立绿色转介机制,真正打通了居家、社区养老与医疗机构之间的通道。

当老人住养环境发生变化时,养老机构及时安排家庭养老床位或养老机构床位。

当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养老机构及时与“五床联动”协议成员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对接,完成健康档案流转,并开通相应绿色通道,建立家庭病床,或转至医疗病床。

当老年人健康状况好转时,可通过绿色通道转回至家庭养老床位或养老机构床位。

当老年人临终时,优先入住安宁疗护病床,提供临终慰藉服务。

“通过打通‘五床’之间的壁垒,形成老年人有序分级诊疗、康复和养老的医养康护闭环,既能弥补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医疗服务短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属的照料压力。”静安区区长王华表示。

“五床联动”模式,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和养老年福利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每周会轮流来院查床,提供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中医药、检验检查、健康宣教等医疗服务,去年年底还为全体住养老人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赵斌介绍。

此外,不少住养老人身患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而传统的开方取药至少每隔半个月就要家属到医院挂号、付费、取药。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互联网智慧应用到医养结合中,通过“线上服务预约、图文视频问诊、在线无感支付、药品物流直达”的便捷模式,可实现药品配送上门。

今年,静安区在临汾路街道试点基础上,将在全区各街镇全面推广实施“五床联动”服务模式。后续医疗资源能否有效保证?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静安区现有的社区卫生中心养老护理床位600张,两年内将翻一番,并结合区医疗中心2000多张床位提供支持。

针对养老机构存在区域分布不均问题,静安区按照区医疗中心管辖范围分为南、中、北三个片区,医疗机构的力量在片区内能够得到有效调动。“未来其实有更大的服务是聚焦在家庭,有望引入一些比较成熟的社会办医、三级医疗机构,一起来提供力所能及的力量。”

在《2023夏令热线区长一诺》中静安区区长王华表示“五床联动”服务模式年内将做到“两个覆盖”:

“覆盖全程”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等一体化服务“覆盖全域”年内在全区所有的养老机构和区级医疗机构推广实行

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科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