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中国传统文学史上,优秀的文人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结成一段佳话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李白与杜甫、苏轼与黄庭坚、白居易与元稹、王维与孟浩然等等。杜甫与高适也是一对文坛好友。天宝三载(公元742年),杜甫时年30岁,李白刚从宫中放还回归江湖,高适还未中进士。彼时,三个诗人相遇于梁(今河南开封),四处访古,游梁园,登吹台,怀念汉朝时梁孝王和身边文士枚乘与司马相如等饮酒欢会,成就文学史上一段有来有往的佳话。
5月27日(本周六)下午3点,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将迎来第十五讲,阿来还将延续上一讲“杜甫与高适”的主题,以“飞腾无那故人何”(注:出自杜甫《奉寄高常侍》)为主题,继续以两人的诗歌文本为考察根据,详细解读杜甫与高适之间从初见到悼亡的深厚情谊。封面新闻将对本场讲座进行视频直播。
讲座海报
在上一讲中,阿来引杜甫诗《遣怀》来讲述他与高适的友谊开端:“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其时杜甫30岁,刚从河南老家到长安求取功名不久,李白和高适都比杜甫大10岁左右。虽然高适还没中进士,李白已经从宫中离开,但是他们的名声和威望在那时都比杜甫大。“在杜甫回忆这段经历的诗歌中,也有些对李白和高适的崇敬之情。”阿来说。
在这一讲中,阿来将精讲杜甫的《寄高适》《西山三首》《奉寄高常侍》,以及杜甫听闻高适去世所写的追悼诗一首《闻高常侍亡》:“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独步诗名在,只令故旧伤。”
从两人相识、相熟,再到告别,杜甫和高适这两位大诗人,都用他们优秀的诗歌,对这段友谊给予了可贵的记录和表达,也给后世留下一笔文化遗产。
熟悉阿来阅读状况的人知道,他对唐代边塞诗人的作品情有独钟,其中就包括岑参、高适。在本场讲座中,他还将特别带大家赏析高适的三首诗,其中就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另外两首是《燕歌行》和《赴彭州山行之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