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特斯拉降价引起热议,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就曾表示,“特斯拉降价,我们不会降,目前都是负毛利,没法降。”
(资料图)
3月3日,湖北省政府联合东风汽车集团,开启了一轮“史无前例”的购车补贴政策,话题迅速蔓延全网。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纷纷再次表示不会降价,理想甚至疑似还推出了购车保价政策。
但就在6月12日,蔚来官宣全系车型降价3万元,并将整车质保期从之前的10年不限里程调整为6年或15万公里,终身免费车联网也改为了6年。
同时取消终身免费换电,将车价与换电服务剥离,整车起售价将下探至29.8万元,电池租赁方案(BaaS)起售价下探至22.8万元。
蔚来CEO李斌在蔚来App中评论道,降价方案直至6月12日凌晨三点还在反复推敲,“现在是最合适的发布时机,肯定还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没法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还请大家理解和支持。”
—— || 01 || ——
不可承受之 “重”
不同于其他新能源车企,蔚来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短、充电难”的问题,没有选择相对更为成熟的油电混动方案。而是走的换电路线,通过建设换电站来对电池进行快速更换,希望通过 换电站 方式解决痛点。
目前全国约有1300座换电站,按照年初蔚来的规划,今年蔚来将要再建1000座换电站,使换电站的数量将达到2300座,其成本可想而知。
6月9日,就在宣布降价的3天前,根据蔚来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蔚来第一季度净亏损48亿元,同比扩大163%。
然而最夸张的还是其毛利,仅为1.62亿元,同比跌幅扩大到88.8%,可能重新回到负毛利状态。假设按照一季度的亏损及交付情况计算,蔚来全年的净亏损可能将达到160亿元,超过去年的144亿元。
“换电模式”看似是一项各方面都很完美的补能模式,但行业内对于“蔚来大规模投入换电是否值得”的质疑和争论一直存在,也很少有其它汽车厂商认同和跟随蔚来。
其高昂的成本连特斯拉也不敢尝试,其曾在2013年的发布会上演示了一段90秒的换电操作,效率和加油站几乎没有区别,但最终该模式受困于建设成本,盈利难等因素,遭到了特斯拉的抛弃。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不是充电桩就是增程式,因为换电站成本极高,是典型的重资产生意。除了换电站设备、储备电池、电池折旧等成本,还需要人员值守、场地租赁、商用电费等费用,这都需要持续拿真金白银投入。
此次将车价与换电服务剥离,客户可以单独购买汽车而不使用蔚来的换电服务,对于有充电条件的客户来说,毕竟去换电站至少需要专门跑一趟,不是特别着急的话完全可以用家里的充电桩,最终将会导致换电站用户数量增长缓慢,运营成本始终无法抹平的窘境。
这一做法虽然可以极大的提高新车交付量,但换电站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尴尬,最终其高昂的成本或许终将拖垮蔚来。
—— || 02 || ——
造车新势力 步入分水岭
随着“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2023年一季度数据的出炉,曾在营收、毛利、交付量上各有优势的“蔚小理”,如今分化明显。
连续盈利的理想已将小鹏、蔚来甩在身后,理想汽车CEO李想更直言:“产品毛利率远低于预期,毛利率波动较大,并不是企业定价良心,而是需要改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及持续扩大规模。”
此言一出无疑使得三家交战或将再次升级,谁能坐稳造车新势力的头把交椅并PK特斯拉成为焦点话题。
从今年第一季度的交付量上来看,理想达到52584辆,蔚来交付了31041辆,小鹏则交付18230辆,交付量的差距,也直接体现在了营收数据上。
根据一季度财报显示,理想营收为187.9亿元,同比增长96.5%;蔚来营收为106.8亿元,同比增长7.7%;小鹏营收为40.3亿元,同比下滑45.9%。
对比净利润数据,理想已实现连续两季度盈利,去年四季度净利润为2.65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9.34亿元。蔚来则净亏损48.04亿元,小鹏净亏损23.4亿元。
在二季度的交付量上,理想给出了7.6万至8.1万辆的交付指引,蔚来的交付指引为2.3万至2.5万辆,小鹏的交付指引为2.1万至2.2万辆。
目前,理想已然超过蔚来一个“身位”,而小鹏则逐渐显露出了掉队的趋势,但现实往往可能比数据更为残酷。
小鹏的主销产品所处价格段正面临激烈的价格战,蔚来在用户服务和换电基础设施上的巨大投入也不可能戛然而止,毛利率重返健康对于这两家企业来说困难重重,但又必须解决。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毛利率掉队的问题,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蔚来和小鹏相对理想的差距恐将越拉越远,甚至迅速掉队。
面对目前的局面,蔚来汽车CEO李斌表示:“从目前情况来讲,我们盈亏平衡的时间表肯定是要往后去推的,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情况,当然我们希望推后的时间能够在一年以内,这个是我们目前的一个计划。”
未来,“蔚小理”之间的竞争,以及与头部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惨烈。
—— || 03 || ——
价格战不可避免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一季度的财报会上表示,“行业机遇窗口期只有3-5年,如果路线错了就将损失机遇,被竞争对手超过。”
其中提到的3-5年会是一个关键节点,这段时间的发展或者说市占率,将直接决定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车企以价换量,取得规模优势将是关键。
这将导致“蔚小理”被迫应战,不同于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蔚小理”从本质上惧怕价格战,或者说没有资本打价格战。
特斯拉和比亚迪卖车的同时能够获取不错的利润,而“蔚小理”则是卖一辆亏一辆,以去年数据为准,蔚来每卖出一辆车亏损11.8万元,小鹏则是每辆车亏损7.5万元,理想每辆车亏损2.7万元。
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特斯拉与比亚迪的扩张速度则更为夸张,如果“蔚小理”不能实现规模的快速爬升,则相对成本会始终保持高位,成本控制一是对比企业自身不同的时间节点,也是对比同期的竞争对手与环境。
毕竟特斯拉和比亚迪要抢占传统燃油车的市场,进一步的价格下探是必然,这就导致“蔚小理”不得不跟进,销量下滑对于新势力车企无疑是致命的。
但实际情况则更为残酷,汽车作为一个上下游产业链极复杂的品类,研发成本、流水线建设、销售网络建设、维修售后维护等种种成本都极为高昂。
这是“蔚小理”从创立至今始终需要补完的“课程”,这些规模化道路上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传统车企早已走完,该支出的成本也早已支出,目前已经进入销售、盈利、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只要成本降低,就有足够的底气去降价。
反观“蔚小理”则是在销售、亏损、烧钱补贴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脱身,除此以外,还有研发、渠道等成本也需要不断投入,本身就投入巨大,如果再卷入到价格战之中,则会导致本就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的3-5年内将是新能源汽车竞争最为激烈的时间,价格战也不可避免,这将极大的考验造车新势力们的生存能力,也许我们常说的“蔚小理”在几年后只能有1、2家存活下来,你觉得会是谁呢?
责任编辑:杨晓|责任校对:李丁 |审核:张旭 |美编:丁然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