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电动车企业还是把造车放在核心,而不是把能源放在核心,如果一家电动车企业还是按照燃油车时代的思维行事,那么它永远只能是一家二流企业。为什么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能源的生意为什么在电动车上那么重要?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电动车与燃油车运营思维的根本区别。
【资料图】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能源的消费并不是简单地从烧油变成了耗电。
因为烧油是一个能量单向流动的氧化反应,但是电池可以充电可以放电,电动车内同时存在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两种状态。
所以,燃油车只能是一个做功机器,但电动车则是做功机器+储能单元。如果再结合数字化与车联网,那么电动车事实上就是一个智能的移动能量块。这就是燃油车和电动车在运营层面思维区别的根源,也就意味着电动车企业的核心,应该从造车转移到能源上——造车是为能源而服务的,能源的层级是在造车之上的。
以能源为核心,车企就必须要构建一套车、桩、储、荷、智的能源闭环,而终极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虚拟电厂——调度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放眼全世界,目前能把技术、基础设施硬件、整车作为一个能源整体去推动的,一个是特斯拉,一个是蔚来。比亚迪虽然有电池、有光伏,但是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补能基础设施。而理想在发布纯电动车之前,率先布局超充站,其实也是在补能源这门课。
不管是建超充桩,还是建换电站,表面上来看是为了用户补能方便、提升用户体验。但事实上,能源的生意能给车企带来更多。
首先是促进卖车。有没有品牌专属的补能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消费者考虑某个品牌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日常出行的区间内,能够高频次看到该品牌的充换电站,对消费信心影响很大。
其次是掌握数据。补能数据,是电动车用户出行行为的重要组成,也是用户运营一个重要的触点。虽然只要品牌专属的充电桩开放,其它品牌就能“坐享其成”,但其实也是把自家用户的补能数据,拱手让给了第三方。
然后是多元化营收。特斯拉的储能站、蔚来的换电站,都在参与电网的调频、调峰、调压,而这可以为两家带来能源的收益。如果卖车不是营收的唯一来源,那么车企就有信心在定价上保持攻击性,或者以此为用户提供其它的增值服务。
最后就是构建能源生态闭环。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大趋势,某家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就有可能吸引国家队入场,从而成为能源互联网行业政策与标准的引领者,相比单纯的汽车技术,这会是一家电动车企更大的护城河。
当汽车行业与能源行业相融合,就意味着原有传统车企的价值链条被彻底打破,电动车行业中新的价值模型正在诞生。一家传统车企想要转型,需要投钱、投资源、投能力,甚至需要改变整个财务结构,阻力巨大。相反,一家新兴车企,如果从一开始就按照能源的思维进行产业布局,就有可能重塑汽车赛道。
所以,自建充电桩、自建换电站,现在看起来是一个烧钱的投入,但是为了电动车和电网之间更大的生意,这项投入具备回报的前景。
当然,并不是说专注造车的电动车企就会活得不好。但是,造车在电动车产业链中的层级,会随着能源行业的融入,而不断降低。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式发展满怀憧憬,欢迎大家到B站关注《童济仁汽车情报所》,我们会在每周五与探讨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话题。 大家有任何意见与建议,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版权声明: 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 。 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 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