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是碳中和路径下被迫发展的技术路线,在碳中和这个路径确定之前,几乎所有企业拒绝电动化。
原因很简单,从市场需要程度上来说,电动车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减少碳排放。
但带来的种种并发症非常明显,续航较短、自燃问题、充电问题、价格高昂问题,对于用户来说,从心底认可电动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资料图)
因为,燃油车在过去半个世纪给用户带来了太多的便利性,经济、耐用、便捷、低成本都是电动车无法代替的优势。
的确,碳中和发展非常有必要,但放在每一个只关心柴米油盐的工薪阶层身上,人们只关心产品是不是合适日常需求。
今年,新能源车总体销量将会达到600万量级,的确迎来了井喷期。
其中 有很大一部分用户群体选择的是混合动力车型,从比亚迪的销量上就能看出来,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成功反超纯电动车,说明人们认可新能源车,其实是在认可无后顾之忧的混合动力车型。
简单粗暴的来说,还是认可内燃机之上的混合动力车型,专业来说,是电动化之后的衍生品,混合动力车型天生具有代差优势。
纯电动车虽然在舆论热度上占了上风,但更多的是一些技术性的质疑,比如说,电池能量密度能否继续突破,充电速度是否可以再快一些,快充的同时如何保证安全性。
大部分消费者认可纯电动车,其实是在认可号牌价值。
目前来看,新能源的号牌价值非常高,其减免购置税,且30万以内车型进一步享受国补,不限号不限行是在一二线城市销量膨胀式发展的关键原因。
当然,也有一部分用户看上的是“省油”的优势。
浅显来看,100km电费一定比100km油费更加经济实用,家用充电桩的的电费可以忽略不计,但油费却是日常正常开支,难以忽略。
但电动车的“省油”并不代表在经济性能上真正压制燃油车。
一方面,电动车残值没有固定标准,热销的电动车在价格稳定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谈论残值,事实上绝大多数电动车没有任何残值。
简单来说,买电动车就不要想着换车了,开到报废吧。
另一方面,开到报废的前提,是续航不衰减,电池、电机、充电系统不出问题,电动车零部件集成度非常高,基本上都是只换不修,一台电机上万元的成本,一旦超过质保周期更换成本甚至高过燃油车变速箱。
电动车在日常节省了加油的费用,但维修部件基本上都是大项,且维修成本并不低,不坏则已一坏惊人。
中国乘用车市场真正意义上接纳电动车是2020年之后,也不过两三年时间。
2019年国内新能源车不过100万台销量,2022年的600万台新能源车销量,两年时间翻了6倍,今年这么热的新能源车,在两年前来看没有什么热度,如果不是为了号牌又有多少人会去买电动车?
一台车的寿命少则10年,长达20年,真正走向用户的电动车如今也才几年寿命?
抱着理性的态度来看新能源车,这一个全新的物种还有很多值得分析的点,不加油是其特点,而不是亮点,它的亮点,应该是20年不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这样才能保证低成本下的优秀体验。
如今来看,站在风口浪尖的蔚来、小鹏、理想, 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车能开十几年不衰减?
刚刚从PPT走下来,信徒们可以盲目拥趸,我们还是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买车不易,且买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