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众泰汽车终于完成了“摘帽”。
11月3日,众泰汽车宣布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众泰”变更为“众泰汽车”,这也意味着刚刚经历“重生”的众泰终于成功“摘帽”;于此同时,今年10月底众泰汽车首批复产车型T300海外版在永康生产基地量产下线,实现正式复产。
资本市场摘帽和线下工厂生产复工,让众泰汽车成功重回汽车赛道。为了进一步增强研发能力,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众泰汽车明确表示未来将全面布局整车生产、动力电池、重要零部件、汽车租赁、网约车和汽车售后培训学院等领域,打通产业上下游。
(资料图片)
随后还传出“众泰汽车将从海外公司引进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并成立合资公司,电池技术比宁德时代更加先进”的消息。要联手外部强援造出比宁德时代还要厉害的电池?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众泰汽车的股票也在7个交易日实现6连板,进入了疯涨的阶段。
但当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众泰汽车详细说明拟引进动力电池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比宁德时代相关技术更加先进的依据时,众泰汽车才出面澄清,表示“我们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换句话说,众泰汽车拒不承认碰瓷宁德时代,传言与其无关。
但明知是传言,众泰汽车却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更正澄清,故意而为之,很难不让人产生炒作的嫌疑。不可否认,在这波操作下众泰汽车确实收获了连续多次的涨停,让刚刚走出破产重整的阴影,甚至连一辆车都还没卖出去的众泰汽车市值却已经超过东风汽车集团、江淮汽车和北京汽车。
在破产重整之前,众泰汽车靠着模仿豪车“走红”,说好听一点是模仿,其实就是抄袭。在模仿道路上,众泰汽车确实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2003年成立的众泰汽车,在2009年销售量就突破了10万辆大关,到了2016年甚至创造了33.31万辆的销售业绩,这也是众泰汽车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缺少核心技术,仅靠模仿和抄袭注定无法长期持续发展,后期大量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市场口碑一夜之间击垮了众泰,销量也一落千丈。2017年众泰汽车销量31.49万辆;但到了2018年销量就出现断崖式下跌,跌至21.2万辆;2019年全年销量累计仅剩10.22万辆,再加上资金链断裂等危机,最终众泰汽车在2020年宣布停产。在此之后,有关众泰汽车停工停产、欠薪维权、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负面消息层出不穷,无奈众泰被迫申请破产重整,在经历了多次被预重整投资人放鸽子的情况下,江苏深商最终成为众泰的接盘侠,更是ST众泰的“白衣骑士”。
完成重整后的众泰也在积极地为推进复产开展了一系列的运作,但这一次不在发展燃油车,而是全力押注新能源领域。未来众泰汽车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方向,短期内计划恢复优化传统汽车业务、布局网约车和微型电动车市场,长期计划以收购、合资的方式构建品牌矩阵,布局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显然, 重整后的众泰汽车不想继续走低端、廉价、模仿的老路,选择换种“活法”。
别看众泰汽车在燃油市场的口碑风评一直不好,但在新能源领域却算得上是国内最早一批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早在2005年众泰汽车就开始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且先后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虽然后续因为自身原因错过了新能源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曾经打下的基础和资源累积,成了如今众泰汽车“涅槃重生”的重要筹码。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众泰汽车是国内不多的同时具备“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双重生产资质的车企,能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可以自主研发生产;而这样的资质并不是所有车企都能拥有,就比如如今很多造车新势力因为没有生产资质,还得靠代工厂进行生产;许多跨界造车的科技大佬因为没有生产资质,也不得不选择和车企达成合作。
当然,众泰汽车的优势不仅仅是有双重的生产资质,在全国还拥有9大生产基地,虽然之前众泰汽车宣布停产后这些生产线已经闲置许久,有些陈旧与落后了;但这些现有的生产基地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众泰宝贵资源。只是,但在经历长时间的停摆后,众泰汽车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优势,也缺乏核心技术;如果众泰汽车还想要冲击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沉淀,这些都是众泰汽车短期内很难实现。
再加上错失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好时期,如今众泰汽车想要重新出发,还要面临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想要成功打入新能源赛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对于众泰汽车而言,如果不作出改变,继续走以前的老路,最终还是只会走向“死亡”;押注新能源汽车或许是自己“重生”的最好选择和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