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相比钢由于具有质量轻、抗氧化、易回收的特点,被称为汽车轻量化的理想结构材料。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的关重零件,它与下车体相连,用于固定动力总成、摆臂、方向机等底盘零件,同时起到提高整车刚性,并衰减地面及动力总成的振动,提高整车舒适性的作用。副车架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制动、冲击、转向等各个工况的载荷,受力情况复杂,副车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车的行驶安全。因此,在副车架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强度校核。
本文针对某车型后副车架的设计要求,采用铝合金型材和铸件组合的结构形式。
在工艺数据设计完成后,建立其结构强度分析模型,运用多体动力学分析提取悬架各硬点载荷信息,经仿真验证,后副车架强度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资料图片)
1、结构设计
在铝合金副车架结构设计中,常用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整体铸造类型,另一种是铝合金型材和铸件组合类型。这两种结构各有其优缺点。整体铸造结构由于可以对梁系截面进行深度设计,材料整体分布合理,重量更轻,加工工序少,尺寸精度高,但因其整体成型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铝合金型材和铸件组合类型副车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开发周期短,但单体零件之间多采用MIG焊进行连接,存在焊接变形大的缺点。在尺寸精度得以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不失为一种经济性较好的副车架轻量化设计方案。
后副车架综合考虑设计各项设计指标,采用铝合金型材和铸件组合结构。根据设计硬点输入,结合底盘其他零件包络及间隙要求,副车架整体呈现“#”形,纵梁承载摆臂铰接点,同时与下车体后纵梁连接,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故采用铸件纵梁结构辅以截面深度优化设计;起连接作用的横梁,采用铝合金型材圆管经折弯工艺制成,纵梁和横梁经MIG焊装配成副车架总成。经测量,副车架总成设计重量为13.9 kg,轻量化效果较钢制副车架显著,其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后副车架结构形式
2、强度分析
2.1 工况载荷提取
如图2所示,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后悬架动力学模型。模拟前进制动、倒车制动、滥用过坑(垂直冲击)、转向四种工况,各工况加速度取值大小如表1所示。经计算,以滥用过坑工况为例,后副车架各硬点处的作用力如表2所示。
图2 后悬架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
表1 各工况下加速度取值表
表2 后副车架各硬点载荷信息(滥用过坑工况)
2.2 分析模型建立
在结构强度分析过程中,通过对几何模型的合理简化来建立优化的前处理模型,铸件由于截面多变,采用3D网格,型材截面固定,采用2D网格,采用刚性单元模拟焊接进行连接。优化后的前处理模型如图3所示,共计包含241 793个节点,86 745个单元。
图3 后副车架前处理模型
2.3 材料属性定义
铝合金后副车架材料参数设置如下:弹性模量78 GPa,泊松比0.3,屈服强度266 MPa,密度2 700 kg/m3。
3、分析结果
后副车架最大应力分析结构如表3所示,其分析应力云图详见图4至图7。
表3 各工况下副车架应力结果
图4 前进制动工况分析结果
图5 倒车制动工况分析结果
图6 滥用过坑工况分析结果
图7 转向工况分析结果
本文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后副车架前进制动、倒车制动、滥用过坑、转向四种工况下各硬点的载荷,并将其导入到强度分析软件进行强度校核,仿真结果表明该铝合金后副车架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仅对铝合金后副车架典型工况进行了强度仿真分析验证,展示新型铝合金后副车架结构的同时,为该类零部件提供行之有效的强度设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