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当前通讯!新能源车天价维修费的背后,竟是厂家“创新”惹的祸?

前段时间,关于“某新能源品牌汽车在发生事故后,被4S店报天价维修费”的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姓黄的车主在自己的爱车发生事故后,将爱车开到4S店进行定损,而4S店在检查后表示,该车的大灯、底盘及电池板受损,其更换及维修费用高达54万元。


(资料图片)

由于电池底部铝板无法单独维修,因此必须整套更换,而光电池总成一项的价格,就高达40万元,这价格甚至比一辆新车还贵。更让人无语的是,保险公司还因为赔偿价格的事,与车主扯皮,事情一度变得极其麻烦。

那么,在新能源品牌“零整比”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过于集成化的设计,确实会带来“维修成本过高”的问题,为何不少车企还坚持要采取将“底盘与电池组”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呢?

事实上,早期的电动车车身与电池是分离式设计,电池基本是采用了平铺的方式装在底盘,后来,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开始使用“电池车身一体化”的设计,即电池与汽车底盘在结构上融为一体,取消了原来的电池包结构。

而得益于一体冲压、压铸等先进工艺,只要车企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够高,生产效率就会明显优于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结构,在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成本也会随之分摊,从而降低成本。

同时,这样做也能够使汽车构件的体积压缩,车内空间得到优化,而车身刚性也明显优于之前的工艺,还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固定电池所需要的配件,降低了车身重量,提高了续航。

当然,这种结构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一旦汽车底盘在事故中受损,集成化电池设计大概率是要一起维修更换的,这会带来不小的成本。

即便有保险公司兜底,这种维修高昂的维修成本,还是会导致保费的上涨,最终由消费者自己买单,这才有了类似“天价维修费”的荒唐事。

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例如,现在越来越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虽然不少厂家宣称该配置能够降低车身的风阻系数,但它更多的实际意义,还是在于让车身看上去更简约美观,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相较于传统门把手而言,设计更为复杂的隐藏式门把手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明显更高。

类似“冬天气温过低,导致把手被冻住,无法正常弹出”的故障时有发生,更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隐藏式门把手更容易出现失灵的情况,一旦车门无法打开,很可能会增加营救工作的难度。

客观来讲,我们不该排斥任何新技术的应用,毕竟科技造福人类,若没有新东西的推广,汽车行业也难以进步,但厂家在搞创新时,应当要立足于市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为了利益去徒增概念,制造伪需求。

最起码,你不能只顾及和宣传新技术好的方面,对于那些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麻烦和额外成本的部分,也应多加考量,这才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新能源车 保险公司

相关新闻
科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