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比公交甚至打车还贵,终将要成为现实了。
涨涨涨,视频会员涨完,共享单车涨,最后一公里变得越来越贵了。
近日,关于“共享单车涨价”的新闻上了热搜。共享单车骑行价格正在陆续上涨。
(资料图片)
对此,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热议了起来:“连共享单车自由都不能眨眨眼随意实现了。”“小电驴的快乐谁知道?充电半小时,能跑100多公里。看了邻居家的小电驴,准备最近买一辆。”
共享单车涨价
8月5日,共享单车大户美团单车宣布,由于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自8月10日23时起,美团单车骑行畅骑卡无折扣价将进行调整:7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15元;3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35元;9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90元。目前,这三档骑行卡的价格分别为10元、25元、60元。
消息一出,有热心网友算了一笔账,对比公交出行,骑16分钟共享单车花费2.5元,比2元钱的公交还要贵。
这也是共享单车普遍被网友诟病的地方,毕竟公交车距离远、有空调、不必日晒雨淋和费力骑行,从性价比而言看似乎" 秒杀 " 共享单车。
同样的,部分网友也坚定地认为自己买一辆自行车,比使用共享单车更具性价比。
目前,滴滴青桔7天、30天、90天卡无折扣价分别为10元、25元、75元;哈啰出行的定价较高,三档无折扣价分别为15元、35元、90元。
不过,各家基本都提供优惠折扣,例如哈啰出行折后实际价格优惠约一半。
实际上,这并不是共享单车第一次涨价。
2016年,摩拜和ofo相继进入市场时,共享单车最初价格为0.5元/半小时,此后,相关品牌相继进入调价模式。去年3月,哈罗单车调整收费标准,自此,共享单车进入1.5元/15分钟起步价时代。
而今年1月起,哈啰将骑行套餐7天卡涨至15元,30天卡涨至35元。哈啰单车在当时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涨价系因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
有多地网友称,哈啰单车起步价已从每半小时1.5元提升至半小时2元,目前沈阳、长沙、佛山、绵阳、珠海等多个城市单次骑行涨价已生效。
如今从市场平均水平看,一小时收费3.5-4元已成普遍现象,比6年前的价格涨了7倍。本来很便宜的共享单车,为何越来越贵了?
为何越来越贵了?
对于此次涨价,美团公告称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是造成其提高价格的直接因素。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原材料、运维成本上涨,是共享单车行业目前面临的趋势。如何在早年烧钱、低价揽客带来的消费惯性下,平衡合理运营价格与市场反馈,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难题。
虽说有方面的原因,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价格战消失了,补贴也没有了,所以消费者才会感觉更加贵了。
实际上,共享单车从诞生起就是一场烧钱游戏,市面上的小黄车、小红车、小绿车、小蓝车等用各种故事和概念,从投资人那里获得融资。
然后,他们会通过各种优惠、补贴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与同行打价格战。
价格战,是最原始的竞争方式,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从背后的资金来看,每家机构都会“撒胡椒粉”式投资,后面看着一群人打来打去,不管怎么打,打到最后还剩几家,资本都是赢家。
现在的共享单车市场,基本是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就是俗称的“寡头时代”。
走过了价格战的混乱期,行业格局稳定之后,省下的寡头都有钱赚,大家都有庞大的市场份额,可以通过提价收回前期的亏损和投入。
换句话说,共享单车就这么几家,大家都在涨价,你消费者没得选。
事实上,这种打法不仅出现在共享单车领域,在过去的短视频大战、外卖大战、网约车大战中都是常态。
前期烧钱打价格战,卷死对手抢占市场,后期不断涨价,用薅消费者羊毛的方式攫取利润,早就成了每个行业的共识,大家都心照不宣。
然而,对于这些商业的套路,你又没得选。等你用习惯了,就逮着你宰了。
共享经济还有未来吗?
涨价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不可避免的。要知道,三家共享单车头部平台如今也仍是在流血发展。
哈啰2018至 2021年一季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8至 2020年三年合计亏损48.41亿元;被美团全资收购的摩拜单车2018年 -2020年累计亏损接近50亿元;滴滴2021年的财报数据显示,青桔共享单车被划分进亏损高达300亿的 " 其他业务 " 中。
而在频繁涨价之下,共享充电宝企业倒是有不少扭亏为盈。
未来的共享经济,头部化会更加严重,成为阿里巴巴、美团、滴滴这种巨头的专属,哪怕是这些巨头不涉猎的分支行业,也必须向它们寻求投资。
所以,总的来说,未来共享经济也许会衰退,但不会消失。因为,共享经济最大的作用是应急,总有消费者会有需要用到它们的地方。
正所谓“浪花淘尽英雄”,对于共享经济而言,未来巨头可以撑多久,消费者买不买账,这就留给时间来回答。
*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源于摄图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