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轻量化,不得不提铝合金材料的使用,关于车身用铝还是钢的话题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近日,有网友留言关于理想L9关于悬架方面的问题“明明是铁的却涂成铝合金的样子”, 理想CEO李想解释并回复:“ 铝又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引起一阵热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件回顾
近日,有网友表示:“前两天我听朋友说,理想L9啥都好,就差下单支持了,其实他已经付了订金,就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因为他发现 理想(L9)的悬架 (具体是说那个地方我记不清了,我对车子没有啥研究) 明明是铁的,厂家非要把它表面涂成铝合金的样子 ,让他觉得很不解。”
针对这一质疑,理想CEO李想于7月13日回应称,“没有人规定铸铁就必须用黑漆涂层,铸铁又不是黑色。理想L9后五连杆的大横向摆臂采用了贵得多的防腐涂层,防腐效果好200%以上,成本更高。防腐涂层的颜色就是银色,我们也从没说过它是铝的, 铝又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 ”
李想还表示“常规的电脉要求最低25微米以上,可以保证中性盐雾720h不锈蚀。我们用的美加力/久美特最低20微米就可以保证1500h中性盐雾不锈蚀”。
对于李想的回答,不少网友称其回答是在偷换概念。 全网都在讨论下摆臂用料问题,李想却在不断强调理想L9的下摆臂防腐蚀工作做得有多出色。
在网友指出问题之后,李想表示: “强烈建议那些认知上觉得铝就一定好于钢和铁的网友们,把自己家房子的钢筋主结构都拆掉,全部换成铝的,绝对的安全又科学。”
这条回复引起了网友们的“群攻”,虽说李想已删除了这条回复,可引起的讨论仍然余波未平。
造车是否铝越多越好?
就事论事,一辆车的悬架用铝真的好吗?
有汽车媒体评论:从轻量化角度看,铝合金是要比钢、铸铁件有更大的优势,强度更佳,对于整车重量、减轻弹簧压力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也有缺点,这就是铝合金件弹性差,而且成本高,很多都需要进口。再加上国内道路的复杂性,车辆的悬架用铝合金不一定就是最佳选择。用铝合金还是钢、铁材质,在一辆车3D数模阶段就要开始考虑,而且也要综合考虑成本问题。
据悉,目前市场上在售车型当中,使用的下摆臂主要有材质有铸铁或钢质及铝合金材料,而采用铸铁或钢制材料的相对较多。比如宝马X3、奔驰GLC、雷克萨斯NX、凯迪拉克XT5等车型,使用的均是铸铁材质的下摆臂。铸铁或钢质下摆臂的造价相对不高,对于车企来说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
而铝合金材质的质量更轻,在目前车企普遍追求轻量化设计的环境下,铝合金也就成了更好的选择,只是其制造成本较高,维修成本也要高于铸铁及钢质。
实际上,行业内的观点认为,汽车悬架的设计需要结合很多维度去考量,比如需要从设计预期、用途、成本、加工难度、材质等方面去找到一个最平衡且合理的方式。 所以比起材质来说,悬架系统的调教水平更为重要。 摆臂只是悬架中的一个部件,在前后悬架中均有摆臂,而车辆的操控性不止和摆臂有关,还和减振器等很多方面有关,就算是搭载了铝合金材质的麦弗逊悬架,也不会优于铸铁或者钢质的双叉臂悬架。 所以,汽车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在什么车上采用什么样材质的配件,更多的还是和整体的设计有关。
汽车轻量化用铝仍是未来趋势
全铝车身越来越吃香,会不会最终取代钢铁呢?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Ducker的一份报告称,目前仅有1%的汽车为全铝车身,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8%。
眼下,欧洲车企也只是在高利润率的车型中扩大了铝材料的应用。原因很简单,全铝车身的成本太高。目前,铝的价格约每吨3万元,而每吨钢材的价格仅为7000元左右。如此悬殊的价格差,使很多企业对全铝车身望而却步。
但是,在减少环境污染和燃油经济性等多重压力下,汽车轻量化已逐渐成了共识。要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就要提高汽车的能效,而提高能效主要途径有三条:提高发动机能效、减小风阻、减少车重。三者当中,发动机技术和汽车设计已然成熟,可提升的空间小、成本高。所以,只剩下车身轻量化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据国际研究机构实验表明,如果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至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至0.6升。以铝代替传统的钢铁制造汽车,可使整车重量减轻30%至40%;用铝制造发动机,可减重30%;铝制散热器比相同的铜制品轻20%至40%;轿车铝车身比原钢材制品轻40%以上。所以,用铝材代替钢铁造汽车,减重效果显著。
总结来说,全铝车身的汽车更轻、更省油、更安全、更好驾控、更耐腐蚀性,是未来汽车轻量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