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杰
【资料图】
我接触 乘用车市场比较多,因为公众号的缘故很多搞商用车后市场的朋友也会联系到我。因此,也结交了不少搞商用车的朋友,今天给两个领域的后市场做个对比。
1
概念
乘用车 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用途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
(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
商用车 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
(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
2
使用属性
乘用车 多以代步、自驾、休闲、旅游为主要用途。注定其主要是 消费品属性 。虽然随着乘用车普及,代步属性越来越大,但是其作为个人的“炫耀”性背书产品的属性依然存在。一辆豪车的主人通常是为了彰显个人实力(比如,开一辆梅赛德斯.夏利)。
但商用车 更多的是 生产资料属性 。也就是他生下来就是要赚钱的,哪怕在蓝翔的挖掘机,也是要赚学费的。因此,买商用车的目的更单纯。当然商用车主也会炫耀,一般乘用车主会不经意间通过汽车品牌、配置、价格来完成炫耀。商用车主就来的更直接,通常来到一处停车场,说:看,兄弟,这是哥的车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品牌复杂度
中国 乘用车号称 “万国车” ,车型种类超多。因为车主需求及消费的多样性,因此,可能车尾屁股一个弧形变化、内饰一块小牛皮、仿胡桃木都能区分出一个子系列,其品类丰富度不亚于女人的口红,让你永远分不清胭脂红、蕃茄红、玫瑰红其中的差异,这不就一个颜色嘛。乘用车品牌鄙视链也很清晰,豪车鄙视中低档、进口的鄙视合资、合资鄙视国产,虽然国产车在崛起。但鄙视链趋势依然存在。
商用车 则比较简单,因为其生产资料属性,车主买车考虑的“唯一因”是省钱和如何更好的赚钱,所以商用车基本以国产为主,而且车型车系比较简单。车型的迭代周期普遍较慢。这一切都是为了集中化,便于降低汽车的制造、流通及使用成本。
4
售后及供应链
乘用车 半数以上的汽车维修、养护还是选择在4S店,尤其是三年内新车。车主对于车辆维修是几乎盲区,所以选择4S店的主要原因是厂家专修,从感官上更容易相信,厂家不欺负厂家(当然事实不是如此)。
乘用车 的独立售后最大的特征是, 车主付费、修理厂帮助决策 ,车主对为何维修、维修使用什么配件知之甚少。这种感性消费的不透明导致售后很难标准化。因为最终的裁判很难,而且成本很高,当需要第三方裁判时,这件事已经不对了。
商用车 因为其生产资料属性,对售后的完成时效性要求更高。尤其一些工程车辆,可以说是分秒必争,通常这个工程车辆是整个工程流水线中的一个环节,这辆车出问题可能会导致后续流程中很多环节因此滞后,甚至影响整个工程造价。比如,生鲜运输中,一车活鱼因为汽车抛锚维修不及时,到了目的地变死鱼。
商用车 的生产资料属性决定,其在售后决策上价格敏感度更高。因此,在C端的金融方案更容易产生。所以,车险分期在乘用车里推的不好,但商用车车险分期使用率就更高。
商用车 对维修性价比的追求导致,汽配供应链国产化程度很高,比如商用车轮胎,国产化率在95%以上。
5
商用模式的出发点
乘用车 后市场的商业模式,应该更多的从消费品视角去做创业延伸。用户消费存在更多的“非理性”成分。
商用车 后市场的商业模式,应该更多的从生产资料的视角去做商业模式延展,更适合从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角度去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