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动车已经在各大城市中非常普及了,大城市的充电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更加低廉的用车成本也让更多人愿意选择电动车出行。
但是对于很多电动车用户而言,其使用体验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车位和充电桩的电动车主而言,充电都是一件比较折磨的事情。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城市充电桩满地,电动车的充电环境依然不那么好?
【资料图】
对于电动车主来说,拥有固定车位是使用电动车的最好方式。现在如果想要在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需要经过供电局、物业、安装公司三方协作才能安装完成。现在供电局已经为私人充电桩安装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只要在手机上进行申请就可以了,审批通过率还是非常高的。 但是很多时候,充电装的安装会在物业这个环节出现问题。 物业作为一个小区的主管,对于小区内业主和住户的安全是负有责任的。而充电桩作为大功率用电器,一定会对小区电网造成较大的负荷影响。因此部分物业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或者刁难充电桩的安装。比如下面的这个案例,物业公司表示安装充电桩属于改变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业委会会议决定不允许安装充电桩,安装充电桩有消防隐患三个理由拒绝,结果还是要对簿公堂才能成功安装充电桩。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电动车主都有时间和精力和物业公司闹上法庭,所以还是有非常多拥有固定车位的车主不能顺利地安装充电桩。
那么针对这种现象,其实不少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法规和指导意见,要求物业在业主安装充电桩时给予支持和引导,不能无理由阻拦业主在私人车位安装充电桩,部分小区的充电桩安装难问题才得以解决。
但其实还有一些老旧小区的充电桩安装受限于充电基础设施老旧无法进行,这个时候就需要物业和供电公司合力对小区电网进行改造了。但是这个时候物业大概率还是会百般刁难。所以无论是个人车主安装充电桩,还是供电局改造小区电网,物业都是比较难过的一关。
如果在小区固定车位无法安装充电桩,或者干脆没有固定车位的话,充电就需要去到外面的公共充电桩了。但公共充电桩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为了能将效益最大化,公共充电桩一般设置在商场等车位流转量大的区域,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快充桩,设置在小区附近的快充桩其实并不多。这就导致了快充桩的惯有使用模式,是和大多数私人自用电动车主的用车习惯是相违背的。
具体来说就是,平时车主把电动车开回家,插上慢充一个晚上就能让电动车恢复到满电状态,第二天早上又能够满电出发,一般不用担心电动车没电。但如果需要到小区外快充桩充电的话,车主一般不能每个晚上都去充电,只能在差不多没电的时候开车去充电站充电,充完电又要把车开回来,使用体验相当不好。
而且快充桩的充电时间和充电模式,也不适合“早出晚归”的用车模式。一般慢充桩能以6-7千瓦的恒定功率将电动车充满,就算是空电量开始充电,10小时左右就能充满一块大约70kWh的电池,非常适合“早出晚归”的用车模式。
如果是快充桩充电,充电功率从30-100kW不等,一般也要1-2小时能将电池完全充满。这就意味着在经过1-2小时充电完成后,车主需要徒步去充电站将车开走,还是比较麻烦的。
更不用说快充充电站为了保证盈利,需要充电桩有着较高的流转率。因此很多快充站会对充电完成却占据充电车位的车辆收取高额的占用费用,同样不适合“早出晚归”的用车模式。所以快充站其实最适合哪种电动车呢?出租车、网约车、货拉拉这些需要一天到晚都在跑的电动车,这些车停下来就没法赚钱,所以他们需要充电的时间尽量短,最好一顿午饭就能解决充电问题。
现在快充真的能够非常快了,最快能5分钟充200km的续航里程,续航焦虑应该可以说拜拜了。但对于大多数使用快充桩的车主而言,现实果真如此吗?以我此前使用多个地方和品牌的快充桩经验来说,快充服务的质量良莠不齐,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电服务供应商,以及充电车型与充电桩的适配度。
大品牌,和车企合作的充电服务提供商,充电服务质量还是非常好的。比如我开着一辆ID.6去到和大众合作的开迈斯充电站,快充功率能去到100kW,不用半个小时就能把电充到80%。开迈斯充电站还有电子地锁限制非充电车辆进入,相当方便。
而去到一些不知名品牌的充电桩,某些车型的充电速度只能去到35kW左右。而且因为充电价格便宜,很多网约车、货拉拉电动车都会来这些小充电站充电,这就导致这些充电桩使用频率高、维护不完善,经常会出现充电枪故障无法充电而没有维护人员到场维护的情况,我插上枪才知道这个充电枪坏了,又要挪到另一个充电枪充电,充电体验很差。
当然快充服务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了充电价格上,像我刚刚提到的开迈斯,一度电的电价加上服务费大概在1.5元上下,更不用说特斯拉超级快充1.8元一度的电价了,而上文提到的不知名充电桩则是1块钱上下。但对于我来说,快充快充肯定是越快越好的,要不然为什么不用差不多的使用体验、更低的电价、对电池伤害更小的慢充?
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发布。32座城市公用桩的平均密度超过21台/平方公里,其中深圳、上海、广州、长沙、南京和海口等城市的公用桩密度超过30台/平方公里。所以充电设施现在在很多大城市已经非常完善了。
但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等超大城市在充电桩利用率和周转率均位于排名下游位置,这证明大城市充电体验差并不说充电设施不够用的问题,而是充电服务质量差导致充电效率低,进而导致充电设施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
这就需要充电服务行业将服务质量提上去,让更多的充电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电动车主,自然会有更多人购买纯电动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