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安智汽车宣布正式推出具有“人眼特性”的智能摄像头

5月16日,安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安智汽车”)宣布正式推出,具有“人眼特性”自适应智能视角转换与动态防抖的“类人眼”智能摄像头新品。该产品历经2年研发演进,在全栈自主L2级智能驾驶视觉研发基础上,能够解决视觉系统在十字路口盲区、弯道、城市公交车站等重点路况的观测不足问题,并在颠簸路面能够很好实现防抖效果,从而避免传统视觉系统的感知丢帧问题。

随着智能化快速发展,智能汽车技术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的焦点。安智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郭健博士认为,对于智能汽车来说,车载摄像头作为自动驾驶的“眼”必不可少。智能前视摄像头需要进行动态物体检测(车辆、行人)、静态物体检测(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车道线等)和可通行空间划分等。同时,还需要更为精确模拟人眼对周边路况的观察与处理机制,比如通过转头扩大人眼视角,利用颈部肌肉保持颠簸路面的视线水平等。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双目/三目摄像头位于智能汽车摄像头技术的前列,但其成本较高,且在复杂颠簸路面上摄像头不能很好实现防抖,输出画面不清晰,多个摄像头数据难以准确融合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参考人眼对周边道路环境的观察机制,如何仿照“人体功能”创新设计车载摄像头部件,使之具有“人体相关特性”,成为自动驾驶场景落地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郭健博士介绍,安智汽车的“类人眼”摄像头采用独特的防抖设计技术,成功开发了基于自适应感知的多维度、多角度摄像头模组防抖系统设计,与目前存在的光学防抖以及电子防抖相比,具有更好的防抖效果,可以实现五个自由度、大角度的防抖。“类人眼”摄像头基于深度学习的单模型多任务的视觉检测方法、通过可扩展的图像标注及性能评估方法、基于分割任务的车道线检测方法以及自稳算法等,可以在多场景、复杂的颠簸路况实现摄像头图像的稳定输出,识别功能更加精准。他进一步强调,在多次颠簸路面下实验过程中,通过“类人眼”摄像头防抖技术,摄像头的探测的稳定距离、探测精度、稳定识别精度等具体指标均获得全面提升。

“类人眼”自适应防抖前视摄像头系统高度聚焦于L3+自动驾驶系统的场景落地,满足高阶自动驾驶对摄像头感知系统的需求。“类人眼”视觉的两个关键核心优势:其一,具备超高动态的绝佳成像质量,在路面不平的复杂工况下能够实现摄像头画面质量以及物体的识别准确输出;其二,基于驾驶员驾驶意图预估及行驶工况预测的自适应视觉转换,在不需要叠加其它摄像头的前提下,“恰当”的对当前工况下的重点区域进行“凝视”,为后端智能驾驶的决策控制提供了更为精准的道路模型。

“类人眼”摄像头在颠簸路面情况下,与目前市面上的单目、双目、三目等摄像头相比,其在保证摄像头画面稳定输出的同时,摄像头输出的信息更加精准,减少了由于抖动输出画面不清晰,造成的后期图像处理的计算负荷。安智汽车利用其自主研发的“类人眼”摄像头,后端控制系统能够针对汽车的状态信息(包括车辆转弯、车头抖动)预测车辆未来的行驶状态,自适应调节摄像头的角度,做到提前预测、提前决策、提前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摄像头视野范围。

“类人眼”摄像头还具有一定“人眼意识”功能,通过摄像头的五个自由度进行自适应调节,根据汽车状态(转弯、上坡、下坡、雷达检测物体的信息)提前转动摄像头,将有限的摄像头应用在最佳的视野范围内,尤其在弯道、公交站、十字路口盲区等重点区域,实现预测式“凝视”,为AEB等智能驾驶系统在公交车头“鬼探头”、盲区电动自行车/行人等工况下提供完备的感知信息。此外,较目前市场最新的三目摄像头相比,它具有智能化、成本低、防抖效果好等优势,成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安智汽车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开拓“未来科技”的精神,在产品创新上实现大步跨跃。目前安智汽车技术团队正致力于4D毫米波雷达功能开发,实现“类人眼”摄像头与4D毫米波雷达全栈式融合,实现物体的4D(3D坐标+1D速度)的精准检测。通过全栈式融合,提高物体智能化检测,为智能汽车提供更加完善的道路环境信息。伴随智能汽车的“感知-决策-执行”技术链更加的拟人化、类人化,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加速场景化落地,安智汽车也将由智能驾驶的全栈自主向自动驾驶的全级赋能迈进!

关键词: 安智汽车 智能摄像头 智能驾驶视觉研发 智能摄像头

相关新闻
科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