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售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247.6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的74.3%。技术能力更强,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从2016年的253公里提高到2021年的400公里以上。出口实现突破,去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超过历史累计出口总和。
今年年初,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市场渗透率在22%左右。其中,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将超过55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5%左右。
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被寄予更多期待。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虽依然保有韧性,奋力突破,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仍待突破!
“补能焦虑”
“充电难”成为制约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至784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量的2.6%、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一半左右。
而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披露的数据,目前,全国公共充电桩达81万个,其中广东、上海等排名前十地区的公共充电桩规模占比超过70%,而县城、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高速公路充电桩1.38万个,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尚未实现全覆盖。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对充换电配套设施布局的优化、充电效率的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连发两份文件,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促进充电设施规范有序发展,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
其中,《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但也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问题。”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说,2022年,工信部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换电模式试点工作。“希望各地出台更多停车、充电等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环境。”
提升性价比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超2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宣布涨价。原材料涨价叠加补贴退坡,导致消费者购买成本短期内有明显增加。
日前,国家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该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随即上调了售价,有的只涨了补贴退坡部分,有的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部分也算了进去。
2021年12月27日,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正式上线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部分新能源车主表示采用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后,投保费用涨幅高达80%。
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导致新能源车似乎不划算,形成买得起用不起的现象,不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
提升安全性
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火灾共发生约3000余起,让很多新能源车主胆战心惊,也让很多欲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当前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三元锂电池,它可以拥有更高的单体能量密度,提高了续航能力,而且经济实惠。然而锂电池拥有着较大的不稳定性,从而导致安全性不足,容易发生自燃或爆燃。
新能源车电池起火原因大致可分为充电起火、行驶中自燃、碰撞起火、静置起火等情况。电池故障或充电桩不合规,会导致汽车自燃。
在严重碰撞下,往往会导致电池组变形,导致电池隔膜被撕裂并发生内部短路,也容易因易燃电解质发生泄漏引发起火。即使是电池以外的原因诱发起火,也很容易造成电池热失控而引发爆炸。
如何让不稳定的电池变得安全可控,是解决当前新能源车安全焦虑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