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日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未来3-5年将有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后,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再度抛出对于新能源发车展的负面看法。
4月1日,在潍柴动力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潍柴集团董事长兼CEO谭旭光称新能源车将会出现一次灾难性的产能过剩。
他表示,这几年,新能源行业“比较热闹,一窝蜂上了,无序竞争”,有很多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资本概念掺杂私活,通过资本市场膨胀财富,导致新能源产业出现无序扩张。
几乎是同一时间,比亚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不同判断的背后,也让人们对目前的新能源赛道更加好奇。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井喷式增长,各月销量不断创历史新高,全年零售销量将近300万台,基本是2018-2020年三年的总销量之和。
热度极高的赛道背后,市场格局同样面临重塑。在此情况下抛出产能过剩的论点,潍柴有着怎样的考量?
潍柴是谁?
和其他自主品牌不同,潍柴动力是国内重要的发动机生产企业。目前旗下有4大块主营业务,分别是动力系统业务、商用车业务、智能物流业务,以及新业态、新能源、新科技版块。
数据显示,集团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35.5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母净利润92.5亿元,同比增长0.3%。
从它的整车优势来说,去年海外出口业务迎来大幅增长,全年出口超1.9万辆,同比增长72%。相比之下,国内的新能源环境挑战更大。目前北汽福田的新能源势头强劲,长城汽车的氢燃料重卡也在加速推进,潍柴动力目前的布局更多还是产业链的资源整合。
电池方面,集团先后投资英国锡里斯、加拿大巴拉德、德国欧德思等,构筑起“电池+电机+电控”为一体的新能源动力总成。并牵手瑞士飞速集团,在国内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
至此,潍柴动力布局储备了电池电堆、电机、电控、双极板、空压机等一系列关键零部件,具备新能源动力总成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目前集团的新能源路线主要是以氢能为主,并初步形成了覆盖面较为广泛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主要应用在商用车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集团在纯电动技术路线的研发和布局上相对落后。没能赶上前期新能源爆发的红利,也因此被人解读为其发布此前言论的酸葡萄心理。
产能早已过剩,行业淘汰加剧
产能过剩的观点,潍柴动力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表示,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市场销量仅为136.7万辆。如果“十四五”时期各地新能源汽车规划项目落地,产能过剩问题会在“十三五”基础上进一步加剧。
近期工信部也多次提出,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几天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现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同样重点提及了新能源汽车产能的问题。
林念修表示,要鼓励引导重点地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整车企业要突出重点布局,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乘联会、国家发改委和中汽协数据显示,在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建成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但是2020年市场销量只有136.7万辆,产量只有136.6万辆,这意味着产能利用率只有5.12%。
随着更多不断释放的产能规划,未来市场的承受度依然要打个问号。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30万辆,产能却能达到3661万辆,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总体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内部分化更加明显,一端是头部企业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产能利用率,甚至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末端企业逐渐闲置的状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统计的98家汽车生产企业生产情况中,月生产不足千辆的企业达50多家,其中近20家处于停摆状态,月生产0辆。
旱涝不均的情况下,也在无形中加剧了市场淘汰速度。以热门的新势力为例,巅峰时期曾有300多家,成功跨过融资、产能建设、量产交付等系列关卡后,活跃在我们眼前的已所剩无几。游侠、拜腾等更是走到了破产境地。
警惕新能源泡沫,企业加速转型
新能源赛道的火热态势,和近年来疯狂涌入的资本也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赛道融资事件数量为历年最多,共计239起,披露总额达3639亿元,同比大增181.66%。新能源汽车赛道年融资披露总额从1000亿元到3000亿元,只用了一年。
大量涌入的资本一方面推动了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无序扩张,从而导致低效内耗竞争、人才和土地资源浪费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尤其是在补贴退坡后,市场驱动开始逐渐成为主要推动力量。要在资本退温后,找准自己的位置,企业转型步伐只有更快。
已经跑出规模效应的新势力之间竞争依然焦灼。3月份的交付量显示,以往的蔚小理铁三角格局被打破,零跑和哪吒挤入头部阵营。
传统车企转身有的已经初见成效。3月份埃安的表现最抢眼。数据显示,广汽埃安3月销量达到20317辆,同比大幅增长189%;2022年一季度,广汽埃安累计交付44874辆,同比增长154.26%。
众多跨国巨头也是纷纷加速电动化战略,全面转型电动化时间表不断提前。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虽然有更多跨界选手加入到新能源造车大军中,但马太效应已初步显现,要在未来竞争中拔得头筹,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硬实力。
钟述
如同所有新事物发展都是伴随争议前行一样,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样如此。经过前期的高速增长后,出现了新能源车虚火旺盛。今年以来,新能源相关板块股价跳水,新能源产能出现过剩。要结束野蛮生长,过度到最终的规范化经营,仍将经历阵痛。从这点来看,潍柴动力的话语并非危言耸听,但也需要辩证去看待。要在这轮竞争中跑赢,车企更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断调整来适应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