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的蔚来,驶入美股后,又来到了港股。
3月10日,蔚来登陆港交所,开盘报价每股160港元。半个小时后,由涨至跌,报收158.9港元。
上一次蔚来受到关注,还是创始人李斌放狠话:“现在还有人买油车?”
这很李斌,有事没事都得出来说出几条金句占同公共空间——尽管蔚来掉出了新能源车销售榜前三,尽管“不差钱”却面对残酷的对赌协议,尽管新造车旧敌不去新敌又至,尽管增长乏力……
图/李斌
李斌似乎是那种能用说话解决所有问题,甚至暂时解决了蔚来资金问题的人,可长久来看,未来还是缺钱。
尽管本次回港,蔚来用了介绍方式上市,并在6个月后就能进行融资。这似乎解决了其长期融资的问题,但蔚来与合肥签订的对赌协议上写得很清楚:2020年至2025年达到总营收4200亿元。
所以,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横跨香港、纽约两大资本市场,它的未来焦虑吗?
造车排位赛的出局者
蔚来今年有两款车型要交付,ET5和ET7,前者应对中端市场,后者继续走高端路线。
在此之前的2021年,蔚来没有一款新车型交付。但这并不耽误李斌给媒体“放狠话”。
ET5发布的时候,李斌说现在谁还买油车——这句话引得市场哗然了一下,又迅速归于平静。
谁会跟一家业绩下滑的企业较真呢?
蔚来的财务数字并不乐观。2018—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底,其净亏损额度分别为96.39亿元、112.96亿元、53.04亿元和18.74亿元,三年多其累计净亏损约为281.13亿元。
对于蔚来来说,对标谁不是问题,赚钱难或许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掉榜和增速不足。
在销售排行榜上,2022年2月份,蔚来汽车销量已跌出造车新势力中的前三,不及理想和小鹏汽车,半路杀出来的哪吒汽车将蔚来甩在了后面。
销售同比增速上,新能源汽车2月的销冠是比亚迪,同比增速高达764.1%,而理想、哪吒和小鹏,分别为265.83%、255.49%和180.03%。
这个数字放在蔚来身上,仅为9.91%。
对比一下去年2月蔚小理三家的销量,可以看出一年前的蔚来有多牛:去年2月,蔚来的销量为5578辆,理想汽车、哪吒汽车和小鹏汽车的销量均不及它的一半,分别为2300辆、2002辆和2223辆。
而去年6月,尚在高潮期的蔚来,美股股价攀升到53美元/股,现在呢?仅为16美元/股,市值大幅缩水。
图/2018年,蔚来在美股上市
业绩持续下滑,蔚来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工厂改建升级,导致短期交付量落后。市场本以为“短期落后”之后,蔚来可以凭实力扭转局面,不想到了今年2月,当这家对标BBA的车企跌落造车新势力销售榜前三时,颇让市场感到意外。
然而蔚来面对的不仅是“造车排位赛”中名次的问题,相比于当下的缩水、掉落、下降,蔚来可能更在乎一张对赌协议中描绘的残酷未来。
残酷的对赌
2019年,蔚来缺钱,岌岌可危。
相传他找了18个城市谈合作,陆续被拒。那时在媒体的描述中,李斌是“年度最惨的男人”。
但转机也在2020年来到,合肥市政府雪中送炭,对蔚来进行了70亿元的投资。
图/江淮蔚来工厂
对于砸下这笔钱,合肥市显然是乐观的,曾经在在央视的《对话》栏目中,合肥主政者谈及这次投资,直言:“我们投资蔚来是狠狠赚了一笔,恕我不能公布这个数字。”合肥方面也表示,赚的钱是用于支持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很多人觉得蔚来因此绝处逢生,毕竟70亿不是小数目,但天下没有白做的生意。财源滚滚之下,是一张日渐展露蔚来焦虑的对赌协议。
据公开报道,双方的对赌协议对至少让蔚来存在两方面压力。
一是来自上市要求:蔚来必须在收到投资后48个月内提交上市申请,并在60个月内完成上市;而且,股权变动不能导致控制权发生变化。
二是营收要求:蔚来要在2024年实现营收1200亿元,并上市6-8款车型;于2020年至2025年达到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于2025年前在科创板完成上市。否则,可被要求以8.5%的年利率回购。
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显然对协议的履行是严格的。其董事长李宏卓针对这项投资曾说:“对投资管理、最终资本退出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考虑……一旦确定,就按照协议来履约。”
依照蔚来现在的处境,这份让其绝处逢生的协议,很可能在又让其在未来陷入绝境。
之前提到过,蔚来在销量上已经不及理想、小鹏,又被后起之秀哪吒赶超,增长乏力,虽然今年将有量款新车交付,但未来市场走向如何,尚难判断。
数字上来看,按照蔚来在2021年前三季度完成262.35亿元,全年营收估计达到350亿元来计算,要想在2024年完成营收1200亿元的目标,也不是天方夜谭。
只要能在两年之内再造2、3个蔚来就可以。
而蔚来的友商们已经在造车赛道上狂奔起来:产能上,特斯拉已经在开建二期扩产,小鹏的造车工厂也在稳步推进,但蔚来还靠着江淮的代工厂生产。
可以说,当年为了解燃眉之急,李斌势必会签下对赌,一直到现在,蔚来都在承受着协议条款带来的压力。而这期间由蔚小理三家组成的“造车新势力”已经由造车界的新浪潮变成“老友记”。
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成为或超越“新势力”。
新对手老敌人
其实,蔚来赴港上市,只是今年多个车企上市新闻当中的一条而已。
比如1月底证监会收到零跑汽车审批材料;而号称黑马车企哪吒汽车也开启目标约450亿元的Pre-IPO轮融资,并计划于今年内启动赴港上市;此外威马汽车已完成了十轮融资,也被传将借壳上市。
一众友商在IPO路上小跑,给蔚来这样的“老车企”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但更大的压力似乎来自“老老车企”,比如吉利。
吉利的老板李书福站出来宣布造高端手机,这样“不着调”的决定其实剑指蔚来所活跃的新能源车市场。
吉利并不担心销量,也不像蔚来一样“求钱若可”,对吉利来说,潜心研究智能汽车、手机与车互联等技术相对简单且不受外界干扰,而且吉利在这方面已经布局很久,老谋深算的李书福比起李斌这种善于炒作和放话的企业家,显然更为精明实干。
不过在吉利宣布进军手机后,今年2月,蔚来传出已经初步搭建了手机业务部门,准备跨界“造机”。随即有人评价:别来蹭车企造手机的热度,蔚来先把车造好。
另一股“新势力”则是手机企业。比如小米。
小米老板雷军,手里握着100亿人民币宣布造车,还计划未来10年投资额达到100亿美元。随后,雷军跑到五菱、荣威等工厂参观,又接连公布了一大堆与智能汽车相关的科技、专利,为了应对未来产能,小米还在北京马驹桥经开区落户了小米汽车智造基地。
这个基地分为两期,首期已开始建设,预计2023年2月完工。而在相关新闻稿的表述中,小米汽车将会在2024年实现首款车下线并量产。
要知道,2024年除了小米汽车要量产,也是蔚来与合肥市政府签订对赌协议中,完成1200亿元营收目标的年头。
蔚来能行吗?
现实是,销量跌跌不休、增长乏力、面对对赌协议中的巨量目标艰难前行,即便赴港上市,蔚来的未来也悬而未决:截止3月14日港股收盘,蔚来下跌14.14%,报收125.7港元。
(来源|AI蓝媒汇 作者|黑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