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假聚合,半自营:高德打车的奥秘

接手阿里本地生活后,俞永福的日子终于好过了。

自2016年临危受命管理阿里大文娱,他的职场关键词就是“花钱”、“失败”:2017年一头扎进短视频的土豆,打了20亿的水漂;2018年索尼、华纳和周杰伦的曲库下架,虾米音乐“虾米”了,直至于2021年死掉;指望着2019年投资的电影能赚上一笔,却被疫情“黑天鹅”把好梦啄得稀碎。

好在有高德,先是快速冲量,达成“日活跃用户突破1亿”(2018年10月1日),后来接过滴滴“下架大礼”,聚合打车单量飞升。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26日俞永福在内部会议上表示,高德打车业务日单量业已逼近600万单。

偌大个馅饼砸在头上,任谁能不欢快?只是俞永福和高德不再大张旗鼓,只在内部偷着乐。或许,这与监管有关,或许,这原本就是高德“不能说的秘密”——表面,它顶着“聚合”的帽子,内里,隐藏了“自营”的尾巴,在监管的盲区里赚得盆满钵满。

实际上,高德的模式,可以被称为“假聚合,半自营”。这条赛道上,百度、美团、曹操出行甚至滴滴,都不是对手,它唯一的对手是时间。

01|“不粘锅”

“我们不可能下场做运力和线下运营!”2019年8月28日,2019共享出行创新发展论坛上,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的态度十分坚决。说完这话,他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台下的俞永福,收到对方同样坚定的眼神。

此后,高德被“聚合模式”框定了。导航与用车的结合水到渠成,高德没有理由闲置这一天然属性;DAU已经破亿,开通聚合打车进一步激活用户黏性,何乐不为?

这样,它也避免了与滴滴正面交火。当时,滴滴是无敌的存在,市场占比高达90.3%(沙利文数据中心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高德只能用聚合收拢零散的打车公司和用户。

“(高德)可以为网约车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让获客更精准、让行前调度更智能、让行中更效率和安全,同时还支持行程结束后的一些客诉处理等问题。”那场论坛上,俞永福拍着胸脯,意气风发。

他想让高德成为一张“卷饼”,“卷”起所有打车公司和用户。事实上,高德设想的一切也的确发生了:滴滴陷入泥潭后,高德聚合网约车商超过100家(2021年7月),订单量逼近600万(2021年12月)。

其中,高德打车订单中,妥妥e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365出行占比颇高,号称“四大金刚”。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除了365出行,其他“金刚”1月订单量均超过30万单。

高德这张“大饼”,只想卷起美好的事物,至于不那么美好的,该甩还是要甩掉。

《新民周刊》报道称,来自福州的在校大学生游女士,通过高德打车得到“江南出行”的服务,谁料司机危险驾驶,一度考虑要“跳车”;标出一个打车“预估价”,到用户实际支付费用时很可能超过其30%——翻看黑猫投诉,这些问题不过冰山一角。

遇到问题,高德迅速转型“不粘锅”,转给合作商处理:给好欺负的客户塞10-20元代金券,堵住悠悠之口;不好安抚的动用“解释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高德打车用户协议

此刻,还会觉得高德的聚合是“我全都要”吗?俞永福所谓“支持行程结束后的一些客诉处理等问题”真的把责任扛到底了吗?不是。高德式聚合,主要是盘活流量,撮合出行诉求与平台运力尽快对接,完善出行体系内部的导航系统与支付渠道,其他一概不接。

“只有明确网约车聚合平台的法律性质,准确界定其法律责任的边界,才能够真正促进网约车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谭袁在呼吁,尽快明确网约车聚合平台的权责,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当然,这些期待没有成为现实前,高德打车可以在这灰色地带继续无忧无虑地运转。

02|不赚钱的生意经

“集团对高德的期望很简单,没有任何赚钱的要求。只是做好产品体验,让老百姓愿意用高德地图,跟高德谈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要求。”刘振飞曾信誓旦旦。

为何高德能够快速聚拢一批中小网约车企业?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刘振飞的话里尽是其中深奥。赚钱非吾愿,王位不可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看上去阿里对高德的无为而治获得空前成功。

不过上面可以不要,下面不一定不赚。

“(运力公司)花钱买高德的流量,高德保证管够。”高德聚合平台上,某供应商司机揭开了高德“不求财”的本相。这些费用有多少、如何收取、用处为何,司机不知晓;稿件发布时,高德亦未回复。

当然,高德不能“用爱发电”,平台的常规运营需要成本,这些钱,高德可以赚,不过有些,不该。

据媒体报道,高德“四大金刚”或它们的大股东,都出质了股权予高德母公司阿里巴巴——它们不再单纯是高德的供应商,而与它形成了高度捆绑的利益共同体。

此番操作,也让高德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面上,擎着聚合旗帜,还是打车公司与打车公司、打车公司与用户间的裁判员,暗中却豢养“家奴”,以股权兑现实现利益回流。

借此,高德不用争取有限的牌照与司机,绕开监管;也不用发愁运力:通过聚合的方式,不仅享受自营的利益,还屏蔽一切外部烦恼,小算盘打得叮当响。

其中想象空间有多大?可以横向类比滴滴:2020年4月滴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维无限看好网约车行业的前景,在0188战略中提出“2023年全球每天服务1亿订单,其中四轮车业务承担5000万订单”的期待。

如今滴滴搁浅,四轮车日订单量下降到2000万单(《晚点LatePost》报道),距离日订单5000万的目标越来越远,却让高德快速增长。

2021年上半年,高德日均约200万单,不到滴滴的10%;2021年底,日均已达500万单,单日最高峰已有700万单。在业内人士看来,叠加疫情复苏的正向推动,“高德系”飞升将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样看来,“聚合”不过是个幌子,是高德私下建立“高德系”利益团队的障眼法。虽然这与“只是做好产品体验”的初衷并不矛盾,但高德的“不可能下场做运力和线下运营”成了一句空话。

还以为高德是啸聚山林,喊着“出来行走江湖,皆是自家兄弟”的梁山好汉吗?要知道,梁山头领是孝义黑三郎宋江。孝顺的是父母,忠义的是君王,哪里有兄弟的死活。

没有江湖情谊,一切都是生意。

03|俞永福的“救命草”

俞永福原本不为生计所迫,日子过得小布尔乔亚,一番改装后却陷入被外部资本和内部成长压力双重裹挟的困境,可悲可叹。至于原因,可以归结为资本逐利,也可以归结为俞永福的求生欲。

有媒体报道,2021年7月2日,阿里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本地生活、高德和飞猪组成新的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负责。一个大文娱板块的负责人,开始负责本地生活矩阵,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俞永福身上的压力很大。

向饿了么要增量?不太现实。数据显示,市场份额不敌美团的它,收入增速(27%,2021年四季度即2022财年第三季度)也不及美团(81.8%,2021年中期报告)。

从飞猪和口碑身上“薅羊毛”?没可能。在出游和生活服务领域,这两个平台的地位还比不了饿了么,如何撑得起增长?

到头来,只有一个高德还能挤一挤。这一点,俞永福早就想明白,因此在滴滴出事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

2021年7月4日,滴滴被监管部门正式下架不久,高德打车开始行动:在用户端,推出助力打车券,三位好友助力即可以获得折扣券,最高可以减免100元;在运力端,在全国多个城市、多个时段持续免佣,为新司机设置100单免佣机会与更多成长奖励。

同期曹操出行推出邀请3位新人注册,最高获得60元现金;T3出行推出100元出行大礼包,分发优惠券的活动。沉寂多时的网约车行业,短期之内掀起了新一轮补贴竞争。大家都很着急,毕竟谁也说不清滴滴什么时候会苏醒。

稳住聚合平台的阵脚,高德同步注册火箭出行APP,规划嫁接聚合打车以及自营打车与代驾业务。

一番操作后,围绕高德打车,俞永福构建起坚固的堡垒:监管环境没有收紧,高德平台可以继续同时扮演裁判员和运动员,私下赚两个身份的钱;一旦监管趋严,对聚合平台权责有了明确的划定,可以在火箭出行推进合规业务。进可攻,退可守,俞永福安全了。

唯一的担心是,监管的利剑何时落下。于高德,当然拖得越久越好。

04|结语

在高德的规划里,谁是最倒霉的人?或许有两大类:

一类是那些聚合在高德平台上,没有被投资的中小型运力公司。它们花着流量的钱,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过着今天为明天发愁的日子,却不知身边的很多竞争对手“上面有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在编的企业还能获得更优质的客单吗?高德会把资源向外人倾斜吗?

一类是越来越多在高德平台打车的乘客。他们以为自己面对的是公平公正的裁判,实际上却是暗里赚钱的“球员”。

这些耽误高德赚钱了吗?没有。歌照唱,舞照跳,好日子继续。

关键词: 本地生活 阿里巴巴

相关新闻
科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