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成为历史。回首这一年,芯片和电池短缺等因素使得车市增长受阻,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却逆势狂飙,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多点开花表现亮眼。在纯电动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已经掌控了主动权。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多元化的趋势,混动汽车市场开始成为下一个争夺的焦点。在传统燃油车转型的过程中,混动汽车不可避免地成为车企势必要掌握的技术路线,这其中自主品牌的“攻势”尤为明显。
自主混动恰逢其时
以前混动技术只有“两田”,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混动技术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在2035年之前,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实现节能减排和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移。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刘佳骏分析,政策、经济、社会、技术、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都为混动车型提供了成长的土壤。政策上,目前在限牌、限号城市,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指标供给上享受不同程度“福利”,在排放法规和“双积分”政策的“堵截”之下,车企将研发重心转向混动汽车。
混动汽车可以共享燃油车生产线和供应链,特别是对于近年在电动汽车领域颇有建树的传统车企,这是其由燃油动力向电动转型过渡期的最具性价比的方案之一。从社会角度看,虽然我国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开拓方面持续投入,但不可否认的是,纯电动汽车在使用场景和实际体验方面仍存在诸多限制。
从技术角度看,我国经历近5年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扶摇直上,在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升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电池和电控技术可谓“质变”。内燃机制造水平迎头赶上,这为混动系统的大规模上市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对于消费者而言,使用便利、成本低、性能优异是其核心诉求,混动汽车平衡了使用成本和用车体验之间的矛盾。
因而,以长城、长安、奇瑞、吉利为首的传统车企,陆续推出混动产品。长城DHT更多使用在魏牌的咖啡系列车型上,例如第一款DHT混动是玛奇朵,随后更是推出拿铁、摩卡等车型,并且还有插混版本,两挡变速器是DHT系统的亮点。吉利雷神智擎有两个变速器版本供选择——DHT和DHT Pro,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变速器挡位上,普通DHT只有一个挡位,而DHT Pro则有3个挡位,并且DHT Pro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三挡混动变速器。奇瑞的鲲鹏混动实现了4.9s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并且综合油耗为1.0L/100km,从数据来看,这套混动系统不容小觑。长安也公布了iDD混动系统计划,结合了插电混动以及油电混合的优点。
自主混动不同于日系混动
今年,混动产品的密集推出将让自主车企的销量“更上一层楼”,自主品牌在混动市场厚积薄发关键在于技术的提升,凭借较高性价比给长期稳坐神坛的日系混动以致命一击。刘佳骏认为,经历曲折发展,目前自主混动的主要技术流派是包含发动机直驱模式的混动,主要区别是电动机摆位设计和内燃机传动机构设计。从原理上看,自主混动的水平优劣,依旧取决于内燃机传动机构水平和能量管理系统标定。
相比之下,自主混动在设计趋向上更加注重动力性能的释放,而不仅仅追求节能,这有别于日本车企的主流混动设计思路。DHT的应用可以有效优化内燃机工况,扩大内燃机的高效出力速域和低速综合能效;新发布的吉利雷神动力则是将DHT的速比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内燃机技术方面具有相对的后发优势。
自主混动和日系混动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日系混动的理念,特别是本田i-mmd是利用电动机高负载经济速域的优势与阿特金森内燃机低负载高效速域的配合实现系统能耗最优,丰田THS系统则取消了内燃机直驱的工况,利用行星齿轮机构将内燃机的动力与电机动力进行分配,牺牲高速巡航工况的效率来优化日常中低速度水平的综合燃油经济性。
自主混动在设计框架方面偏向于本田,但是普遍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低速区间电动机的介入,弥补涡轮迟滞对动力的影响进而优化动力品质,在涡轮起压后通过与电动机并联和与车轮直连模式来输出强劲动力,未来优化能耗,内燃机普遍采用米勒循环。
与此同时,二者的目标客群也不尽相同。账面数据优异和本土特色的宣传模式更能获取年轻消费者中“技术控”的青睐。日系混动则针对重视实际使用经济性、可靠性的“老成”用户,日系混动车在插电版本的供应方面相对国产品牌而言还是较为保守,在面对上牌政策方面呈现劣势。
自主混动仍待检验
可以期待的是,2022年将是混合动力车型的进取之年,自主车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丰田、本田的技术壁垒,自主品牌在混动市场上反超的节奏或将到来。从原理和实际使用体验上看,混动比增程式电动汽车对环境以及对消费者都更加友好,同时对厂家的技术水平也要求更高。刘佳骏指出,动力系统的可靠程度尚需时间考验,日系混动耕耘二十余年才有如今口碑,自主品牌近年迎头赶上,势头正劲,但动力系统的优化、磨合都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检验。
他判断,2022年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燃油车增添混动版本,混动系统将瞄准内燃机直驱传动机构和内燃机热效率指标开展“军备竞赛”;虽然质疑声不断,三缸动力却有可能成为混动动力系统趋势;从供求关系角度推测,价格方面有望小幅下探;不同品牌的产品特色将持续向清晰明朗的态势发展,各家车企将捍卫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阵地。
消费者对于混动车型的接受程度持续提升,市场竞争的焦点将是15万元价位的中端产品,居于这一细分市场的日系品牌产品将会受到自主品牌崛起的冲击。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自主混动的崛起原因在于纯电动汽车在A级车市场的认可度不高,而丰田的混动技术专利到期,自主车企的技术进步也使其突围混动技术成为一种可能。目前看,自主混动车型的售价整体仍然偏高,因为混动汽车的使用成本较低,如果售价能达到合资燃油车甚至更低的水平才会拥有更强竞争力。
当然,低售价意味着低成本,低成本意味着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这是自主车企在即将到来的混动大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武器。崔东树判断,2022年的混动市场将不会是日系车的独角戏舞台,更多自主品牌的加入,会让这块市场更具活力。对混动市场的憧憬和预期,也是自主品牌从传统燃油动力转型电气化的必经之路。在混动市场上的竞争,将会引发新一轮优胜劣汰,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郝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