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1924—2016),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身在他乡,心系祖国
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在美国的求学生涯,闵恩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如果时光倒流,闵恩泽还是会选择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
1948年,闵恩泽乘船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留学。在途经马来西亚时,当地不允许华人乘客上岸,闵恩泽深感屈辱。自幼经历了长年战乱、国家贫弱带来的屈辱,爱国,对闵恩泽来说,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它是闵恩泽盼望祖国富强的深切愿望,是他在美国时思念祖国、忧心祖国发展的缘由。1948年,他在美国第一次看到催化裂化装置,看到那黑褐色的原油神奇地变成清亮透明的汽油,当时他除了惊奇,只有感慨:中国何时能建成这样的装置?
在美国的闵恩泽虽然衣食无忧,但难抵爱国、思乡之情。由于当时美国不允许学理、工、农、医的中国留学生离境,闵恩泽一直没找到回国的机会。1955年,闵恩泽再也坐不住了,不顾朋友的劝说和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和妻子陆婉珍决定马上回到祖国的怀抱,而且再难也要回去。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闵恩泽夫妇几经周折,取道香港,得以回国。
赴美时,闵恩泽原本打算一年半载就回国,但没想到这一去就是8年,还在美国和同学陆婉珍结了婚。在国外的日子,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怀揣着一片赤诚,他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服从国家需要,探索陌生领域
爱国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是救国救民的情怀,是敢为人先的勇气。爱国凝聚在闵恩泽“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话语间和行动中。“国家需求”4个字始终像一盏闪亮的明灯,照耀着闵恩泽的前进之路。
回国后,闵恩泽主要负责石油炼制催化剂的研究。然而,催化剂研究与他10多年的专业学习与工作经历根本不沾边儿。临危受命的他毫无怨言、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到催化剂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1960年后,研制国防急需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迫在眉睫,石油工业部决定自力更生在兰州炼油厂建设自己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作为副总指挥,闵恩泽负责催化剂厂建设期间所有的技术问题,包括工厂设计、开工方案、操作规程以及分析化验等。
1964年,兰州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开始试运转。试生产时,闵恩泽带领科研人员吃住在工厂车间,经过3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他们终于捧出质量优于国外产品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而且价格仅为进口催化剂的一半。这不仅及时保证了我国航空汽油的生产,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使小球的完整率达到92%,超过了进口催化剂86%的水平。
当闵恩泽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病魔已向他悄悄袭来。“兰炼会战”结束后,由于肺癌,闵恩泽被切除了右肺下部的两片肺叶,取掉了一根肋骨。
闵恩泽的“军令状”
1960年开始,苏联逐步减少直至停止了对我国的催化剂供应,库存催化剂最多只能维持一年的使用,而我国自己的催化剂研制刚起步,这直接威胁到我国航空汽油的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1963年春节,闵恩泽接到研发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任务。时值大庆油田开发,要建设产量达250万吨/年的炼油厂,而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是将重油裂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的关键。他在饭桌上允诺尽快开始攻关。
为了缩短研制时间,闵恩泽带领科研小组采取交叉作业的方式,选择把握较大的“间断成胶、先干后洗”的开发流程,并把“喷雾干燥器”这个难题拎出来提前攻关。
在科研、设计、生产三者完美结合下,闵恩泽的“军令状”得以兑现,一座崭新的千吨级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制造工厂耸立于华夏大地。从实验室研制到建成工厂,仅用了5年时间,而这个周期通常是8~10年,连国外同行也觉得不可思议。
自主创新,成就精彩人生
自主创新,是闵恩泽一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关键词,我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事业的从无到有,每一次的进步、每一种催化剂的研制成功,都离不开闵恩泽的创新与求实。
1995年,70多岁的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领域,成为这一前沿领域的第一人。他指导开发了多项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新工艺,并取得成功。
进入21世纪,闵恩泽依然走在探索的前沿,投入到利用可再生农林生物质资源生产车用燃料和有机化学品新领域的研究之中,指导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直到八九十岁,闵恩泽还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
关键词: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