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热点解读】旋转、跳跃不停歇,这些冬奥动作有多难你知道吗?

最近,无数的目光聚集北京。这里,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接连上演;在这里,一位位运动员英姿勃发。全民冬奥的热潮里,大众们热情讨论的不仅是萌萌的冰墩墩,“旧貌换新颜”的比赛场馆,更多的还是冬奥比赛中,运动员们那些令人惊艳的动作。伴随着运动员们的展现,诸如“4A”,“1620”等专业术语也经由媒体传播,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4A又称前外点冰跳,是花样滑冰六种跳跃动作中的一种。该动作由挪威选手阿克塞尔·保尔森在1882年首次完成,因此也得名阿克塞尔四周跳,是男单6种跳跃中最难的动作。其难度在于虽然算作四周跳,但A跳要多半周,也就是说想要真正完成这个动作,实际需要旋转的圈数是四周半。日本著名花滑选手羽生结弦心心念念想要在奥运赛场上完成4A,可见该动作难度不容小觑。与3A相比较,4A的最高点在高度上高了17cm,落冰点距离则要远了1.1m。因此想要实现这些成功条件,花滑运动员的助滑速度需要提高10%。同时A跳是唯一一个向前的跳跃,在准备进入转体的时候重心在冰刀的外刃上,在起跳时,冰刀可能会横向打滑,种种高要求高标准叠加在一起,便让这个跳跃动作成了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动作。

与4A同时进入观众眼帘的还有“1620度”。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我国选手谷爱凌最后一跳秀出令人难以置信的1620度。这不仅昭示着金牌花落中国冬奥代表团,也见证了谷爱凌成为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完成1620度动作的女子运动员。

冬奥会的各项目中,自由式滑雪属于高危高强度的比赛项目。自上世纪中叶诞生起,自由式滑雪在1979年国际滑雪联合会被正式承认,第一届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于1986年在法国举办。该项目速度与激情并举,兼具观赏性与技术性,以技巧著称。选手们在斜坡上自由滑降,通过表演空翻、转体这些空中技巧,来比拼艺术性,也被称为“空中舞蹈”,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其中,空中的转体动作可以分为人体的纵横轴和绕纵轴转动,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还必须有极高观赏性,同时保证平稳安全落地。因此运动员起跳的时机、起跳的用力程度、起跳瞬间的角度,腿部肌肉力量、腰部肌肉力量等等,都对落地有很大影响。不确定因素过多,可以说,自由式滑雪从起点开始就不能出现失误。

此次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项目共设13个小项,分为男女空中技巧、雪上技巧、障碍追逐、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以及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谷爱凌参加的大跳台比赛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举办,参赛选手们都要靠下滑加速,然后腾空而起达到一定高度,获得更多的滞空时间来完成动作。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在空中的身体翻转是“难度”的核心元素。专业人士曾坦言,这种旋转跳跃是一个整个身体协调运动的过程,对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也十分危险。

目前世界一线的大跳台比赛里,女子选手空中旋转度数基本上是从720度开始,然后到900度、1080度、1260度、1440度共5个维度。前3个维度选手们基本都能达到,但从1260度到1440度,全世界女子选手走了将近9年。谷爱凌此次完成的“1620”意味着她在空中转了四周半,可以说是惊人的成绩。我们普通人在有支撑点的地面上转四个圈都会觉得头晕,谷爱凌却在奥运会赛场的最后一跳中,凭借超强心理素质和过硬技术,克服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在空中完成了左偏轴旋转四周半的动作。这辉煌成绩背后,是运动员长期努力刻苦、不为人知的艰苦训练。

冬奥会的精彩每天都在上演,“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在运动员们的每一个旋转、跳跃等动作中体现。我们欣赏翩若惊鸿的花滑,见证宛若游龙的滑雪,奥运精神也从赛场走到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去迎接更多的挑战。

作者:程方洁

文字审核:柏双玲

科学性审核:孙君志,成都体育学院副教授

参考来源:北京日报、中国青年网、经济日报、荔枝新闻

关键词: 前外点冰跳 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完成1620度动作的女子运动

相关新闻
科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