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天退市了,我购买的中天悦曦府怎么办?”一名来自贵阳的业主在领导留言板网站上发起求助。
事情的起因是中天金融(现名“ST中天”)在5月19日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深交所拟决定终止中天金融的股票上市交易,此前,这家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正式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资本市场引发的蝴蝶效应卷向了业主。在告知书发出的几天后,这名中天悦曦府的业主焦虑地问道:“现在退市了,中天悦曦府又迟迟不动工,而我每月还要承担高额的房贷,悦曦府后续会怎么办?”
2021年下半年,不少房企陆续出现流动性危机,地产股历经了两年的持续走低,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在一个月多前爆发。5月9日,蓝光发展首当其冲,成为两年来A股市场第一家因股价低于1元而被强制退市的房企,它的总市值定格在12.14亿元。而短短一个月内,又有多家上市房企步其后尘。
不过,今年第一家退市的房企并非出现在A股。4月13日,新力控股正式被港交所除牌,原因是连续停牌18个月。截至6月14日,港股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的内地房企多达12家。
“(退市)对企业本身没什么影响,该干嘛还是干嘛,现在待在(A股)主板市场也无法融资,还要受到上市公司的监管约束。退市了也好,瞄准自己的战略方向,关起门来悄悄地干”,一位房企高层人士认为,房企被迫退市虽然无奈,但短期来看也并非全是坏事。
但退市对声誉造成的损害,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成了另一大隐忧,“很多人以为退市就意味着公司要破产了,导致公司在推动业务或项目时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对销售不利,对交付不利,对宣传也不利”。
“退市是大家用脚投票后的选择”
蓝光发展之后,A股房企出现排队退市的情况。时代财经统计得知,截至6月14日,除了蓝光发展,已有8家房企正式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另有1家房企股价连续6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9家房企跌破2元/股,其中3家股价低于1.5元/股。
中银证券(行情601696,诊股)在6月2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当上市公司股价跌破1.5元后大概率会加速下跌,触发退市的可能明显提升,原因是投资者出于对退市的忧虑开始抛售公司股票,抛售行为会导致股价持续大幅度下跌,由此加深投资者的恐慌,从而引发进一步抛售,最终使得公司股价加速跌破1元。
当房企成为“1元股”之后,退市之势更是难以挽回。以泰禾集团(现名“ST泰禾(行情000732,诊股)”)为例,这家公司的股价在5月8日跌破1元/股后一路下挫,5月16日至6月2日更是连续跌停,最终在6月2日以0.43元/股的收盘价正式迎来退市大限。泰禾集团的流动性危机发生在2019年,时间远早于大多数房企,此前股价经历过长达4年的持续下跌。
“从没想过公司的股价会跌破1元,这真是预测不来”,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高层人士表示,流动性危机发生之后,公司做了大量工作,“管理加强了,组织架构也做了调整,若干项目从原来不能正常施工交付到现在能正常施工交付,我们感觉公司的情况比原来好多了,但是投资者不给机会,一直砸盘。这是投资者的选择,没有办法”。
如今这家房企也走到了退市边缘,该人士称,虽然对结果感到无奈,但只能保持平常心,“这就是市场,不管你接不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你是无力改变的”,而无力改变的原因在于投资者对房地产行业的看法进入了非理性的状态。“他们对这个行业比较悲观,不仅是对房企本身用脚投票,还可能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也投了一次票。实际上,房企的业绩不至于差到如此地步”。
不是所有的房企都选择躺平,在面临退市压力时,一场股价保卫战开始打响,房企的主要护盘方式是股东、高管增持或公司回购计划。而荣盛发展(行情002146,诊股)在股价逼近1元/股之际,公布锂电池公司收购计划的目的,亦被普遍解读为提振股价。
依靠增持计划,金科股份(行情000656,诊股)的股价在6月6日重新站上了1元/股,而荣盛发展则在复牌后连续收获四个涨停板,股价由此从1.17元/股的低位上涨至1.72元/股,涨幅高达47%。
不过,护盘的手段并非时时有效。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的美好置业曾在5月9日晚发布增持计划,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在3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介于5000-8000万元之间。不过,此时这家公司的股价已连续8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此后虽累计4次增持,但仍无力回天,最终在5月25日正式迎来退市大限。
而早在4月14日股价便已跌落“生死线”的泛海控股(现名“ST泛海”),在5月5日至6月2日期间,通过创始人卢志强实际控股的中国泛海和董监高,分别增持公司8912.56万股和899.87万股,合计增持金额达到9376.32万元,股价两度站上1元/股,但均未能长久保持,6月6日,泛海控股第三次沦为“1元股”,而截至6月14日已连续6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
“干预一下股价没什么问题,公司也有这样的机会,但干预得了一时,却不能影响股价长周期的变化,一两个月后又被打回原形,这种可能性会不会发生,我们也不知道”,上述房企高层人士表示,“我们面对的投资者不是一两个人,不是我们给他做做工作,把公司情况说一说就可以,特别是五六月份,整个市场的销售又不好。A股不像港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会对企业进行价值分析,也愿意坐下来跟公司一起聊聊,看看问题在哪,大家一起解决”。
多年来,A股和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A股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机构投资者在港股市场占有更高的比重。
“砸盘对谁都没有好处,对公司没有什么影响,但对股东的影响是巨大的”,该人士称,对于上市地位的去与留,只能选择顺其自然,“因为它是全体投资者的选择,企业也是被动的,实际控制人也是被动的,大家都是受害者”。
成也高周转,败也高周转
“很可惜,曾经的四川地产一哥,脚步迈得太快,体制未跟上,加之疫情三年,很遗憾公司成为今天这样”,蓝光发展的退市让一名前员工感慨万分,尽管已非公司一员,但出于对过往经历的认可,他依然以“蓝光人”自居。
5月19日,在历经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蓝光发展正式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当日晚间,上交所向其发去对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蓝光发展没有挣扎,最终在6月6日正式退市,成为2021年下半年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以来,A股市场第一家因股价低于1元而被强制退市的房企,这距离它借壳上市仅仅过去8年。
前地产从业者李璐(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她在2009年进入房地产行业,2015年离开,经历了行业发展的巅峰,而在转行之前,她就职的是山东本地一家房企,在当时,“高周转”模式在行业内备受推崇,“我们公司高层也希望做到快速周转,这样资金效率会更高”,而公司选择对标的对象便是蓝光发展,“他们当时虽然还是区域型公司,但标准化产品做得比较早,也是高周转的代表,扩张很快,他们的各种标准化文件,我们公司还拿来学习”。
转行多年,再一次听到蓝光发展的消息却是在它退市的时候,“曾经的标杆式存在,如今也要退市了”,李璐感慨蓝光发展的高周转曾经给这家公司带来荣光,但这种模式也最终对其造成了反噬,“房地产投入的资金量太大,高杠杆又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必然会面临资金问题。当需求端弱下去,企业经营困难难以避免”。
2008年,蓝光发展第一次走出成都,此后的十五年间两度发展提速,一次是在2012年,一个是在2015年上市之后。根据公开报道,蓝光发展在2012年的销售金额仅为120亿元,但该年土地支出便高达100亿元,而上市之后,蓝光发展高调现身土地市场,拿地数量猛增的同时又频频高价拿地,受到土储规模上涨的带动,公司的销售规模也从2015年的百亿级发展到2019年的千亿级。
实际上,不同退市房企的员工或前员工在剖析公司陷入危机的原因时,都会得出与李璐类似的结论。多位泰禾集团员工告诉时代财经,公司步子迈得太大,管理又跟不上,出现危机以及退市是迟早的事情。而公司在风险正式外化之前,身为员工的他们通过内部的多种迹象能先行感知到公司的异常,“黄老板(指黄其森)其实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但当时气球吹得太大,轻轻一碰就会爆”,其中一名员工说道。
“这些公司出险的原因都很简单,要规模扩张,就需要大量资金,而大量资金的来源除了销售回款就是融资。融资市场很火的时候,房企只要买一块地,就会有十家八家的银行或信托找上门要借给你钱。而且房企自己把自己放到火炉上去烤,追求排名,实际上销售没有那么多,房企自己把自己做死了”,上述房企高层人士表示。
“退市了也好,关起门来悄悄地干”
对于出险房企来说,退市或许也并非全然是一件坏事。
“(退市)对企业本身没什么影响,该干嘛还是干嘛,现在待在(A股)主板市场也无法融资,还要受到上市公司监管的约束,而且维持上市公司的地位有一些基本费用是要发生的。退市还能省出上千万来,现在对于地产公司来说,每一分钱都很重要”,该房企高层人士说道。
其进一步指出,退市后,房企可以瞄准自己的战略方向,关起门来悄悄地干,不需要定期披露材料,也不需要每年给股东们交作业。“正好这几年市场不好,关起门来把业务各方面做好,等三五年之后市场好起来,万一有回到主板的可能性也是可以的。企业的发展总是有起有伏,这次教训肯定是最深刻的了,如果老板还有斗志,又能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做得不足,把它加以改善,可能过几年,这家企业又是一家非常棒的企业了。”
房企上市的主要目标是融资,但现阶段能够享受到红利的只是少数企业。去年11月底,“第三支箭”政策出台,恢复上市房企及涉房上市企业再融资,暂停多年的A股市场再融资重新开闸,但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大额增发的房企均是招商蛇口(行情001979,诊股)、保利发展(行情600048,诊股)、中交房地产等头部央企,或万科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出险房企依然大幅受限。
尽管短期来看,退市对融资的影响没有显现,但由于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而退市可能导致公司声誉受损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下降,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
“很多人误会退市意味着公司要破产了,导致公司在推动业务或项目时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对销售不利,对交付不利,对宣传也不利”,该房企高层人士表示。
不过,与退市比起来,房企们更大的担忧在于市场销售的乏力,“销售上不去就没有机会改善财务报表,这是每一家房企都遇到的问题,包括央企和民企,大家信心不足,就不敢花钱,也不愿意在房地产方面做更大的投资,这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3年5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853.6亿元,环比降低14.3%,1-5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352.8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较上月回落。
“如果这种市场氛围再延续一年,明年肯定还有一批企业支撑不下去”,该人士说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