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举办了2023年春季的第十四场数字金融workshop。本期workshop由国发院助理教授、中心研究员胡佳胤主持,邀请到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的美洲经济主管Jon Frost分享其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Tackling the risks in crypto: choosing among bans, containment and regulation(应对加密货币的风险:从禁止、遏制和监管中选择)》。三十余位老师和同学通过Zoom会议参与了本次workshop,并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资料图片)
2022年以来若干次加密货币市场的崩盘引起了人们对于加密货币市场风险的关注。尽管目前加密货币市场的繁荣与萧条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也没有影响到真实经济中的传统金融部门,但未雨绸缪仍然是必要的——在加密货币市场的风险影响全金融系统前对风险加以应对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Frost与其合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失败和相应的脆弱性。在对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崩溃进行总结后,Frost与其合作者提供了三种应对风险的建议:禁止(ban)、遏制(contain)和监管(regulate)。Frost与其合作者分别分析了三种政策建议的优缺点,并提供了如何组合使用这三种应对策略的分类法。
以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的萧条为例,伴随着TerraUSD的迅速崩溃,其他类型的加密货币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说明加密货币市场内部存在风险的传导。这种风险的迅速传播对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特点提出了质疑。事实上在现实中,加密货币的交易往往依赖于中心化的交易平台,通过稳定币作为交易的途径,而得到大量发展的往往是这种实际上中心化的加密货币。
这种发展模式之下的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一样,甚至更有可能面临信息或者是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市场失灵”问题以外,加密货币市场的脆弱性问题包括同样值得注意。尽管脆弱性问题目前还未威胁到金融稳定性,但在未来可能会和传统金融以及实体经济产生联系。总而言之,“市场失灵”问题和潜在的脆弱性问题都导致加密货币市场无效,进而影响投资者保护(investor protection)和市场完整(market integrity)。因此采用恰当的措施以解决加密货币的风险就尤为重要。
已有的较为广泛采用的三种方法是禁止(ban)、遏制(contain)和监管(regulate)。“禁止”即为不允许加密货币相关的一切活动,“遏制”指的是将加密货币市场与传统金融以及真实经济隔绝开来。“监管”则是将加密货币看成和传统金融类似的活动,纳入监管框架。
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对于“禁止”,有效的禁止可以杜绝一切对于金融系统的潜在危害,也可以防止投资者因为加密货币带来的一切损失,但加密货币带来的金融创新同样也会消失,同时禁止是否完全有效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对于“遏制”,这种类似于防火墙一样的做法可以避免加密货币市场损害实体经济,同时也避免了对于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核准”问题,但“遏制”同样面临着隔离是否完全有效的问题,同时加密市场内部的投资者保护以及市场完整问题仍然存在。
对于“监管”,其好处在于保证了金融监管活动的一致性的同时,也允许了加密货币参与者在监管环境下的金融创新,但这要求监管者将加密货币市场和传统金融活动相联系,同时既有监管经验的匮乏,也对监管者如何处理加密货币市场的若干现象提出了挑战。
Frost与其合作者进一步指出,三种应对方法之间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恰当的同时采用上述政策大多时候会更加有效。一般而言,“禁止”的使用需要审慎,只有当加密货币市场的危害已经产生严重的负外部性时候才适合采用;“遏制”的使用更加适合那些容易暴露在加密货币风险面前的经济实体;而“监管”则适合加密货币中涉及类似于传统经济功能的领域。
Frost与其合作者也提供了一个更为详细的如何组合使用这三种应对建议的分类法,同时提供了相应的例证。
除了上述三种应对方案以外,Frost与其合作者也分析了替代加密货币的方案——央行数字货币,包括零售数字货币和批发数字货币。巴西Pix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利用央行数字货币替代加密货币的可行性。此后Frost与其合作者提供了具体的例子,分析如何通过功能性的角度对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统进行监管,并指出了确定监管时机的重要性。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北大汇丰商学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胡佳胤、北大习研院助理教授陈佳等听众在报告过程中提问并与Frost进行了深入讨论。
(整理:江弘毅)
(第十三讲回顾 | Alberto Rossi: 人类理财顾问与智能投顾的协同 )
(第十二讲回顾 | Kairong Xiao: 央行数字货币会导致金融脱媒吗? )
(第十一讲回顾 | Alex Xi He: 人工智能对企业和就业的影响 )
(第十讲回顾 | Tianyue Ruan: 减少消费信贷中的种族差异:来自匿名贷款申请的证据 )
(第九讲回顾 | Bohui Zhang: 一面胜千言:通过实时视频分析评估贷款违约风险 )
(第八讲回顾 | Lin William Cong: 数据经济:增长、创新、监管和贸易 )
(第七讲回顾 | Yi Huang: 企业家精神的显著性:来自电子商务的证据 )
(第六讲 回顾 | Jun Pan: 金融科技的采用与家庭风险承担:从数字支付到平台投资 )
(第五讲 回顾 | Leonardo Gambacorta: 大科技信贷、二维码支付和普惠金融)
(第四讲回顾 | Greg Buchak: 消费者数据可得性与金融科技市场进入 )
(第三讲回顾 | Liyan Yang: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 )
(第二讲回顾 | Laura Veldkamp: 数字经济的一个理论模型)
(第一讲回顾 | Sean Higgins: 为什么小企业不能抓住有利可图的机会? )
(北京大学2023春《数字金融》WORKSHOP开讲啦! )
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邀请到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与专家,和大家分享各自在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平台经济等领域的前沿研究。Workshop的参与老师主要有黄益平、沈艳、黄卓、徐建国、谢绚丽、余昌华、王勋和胡佳胤等。每次讲座时长为一个半小时,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面向对数字金融学术研究感兴趣的高校师生。讲座将在北大国发院官网和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公众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持续发布每一次讲座的最新信息,欢迎大家参加。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公众号(idf_pku)为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成为学术界引用率最高的测度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中心研究团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风险与监管研究”。中心还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都分别组建了联合课题组就中国数字金融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